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聚焦六个“三农之问”,打好七场“攻坚硬仗”

奋进2025 奔向村美民富
发布时间:2025-02-27 22:51:38 推广 来源:杭州新闻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在杭州的田畴沃野间,忙碌的农民、奔跑的机械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闹春图”。

杭州市“三农”工作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春节前,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召开,会议提出杭州要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立足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杭州实际,聚焦“千万工程”源起地如何持续选代引领、农民增收如何加速争先、西部山区县公共服务如何优质提升、村集体经济如何巩固提升、农村产业振兴与超大城市发展如何齐头并进、农村发展人才不足如何有效破解六个“三农之问”,开展实施“三提三增”“六大行动”。春节后,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在市委“新春第一会”后随即召开“三农”系统“新春第一会”,提出“奋进二〇二五,奔向村美民富”新目标,部署“聚焦六个‘三农之问’,打好七场‘攻坚硬仗’”新任务,全面吹响新一年奋进的集结号和动员令。

一张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时代“千万工程”新答卷正徐徐展开!

01 打好“千万工程”整体仗

淳安县下姜村从“脏乱差”到“绿富美”,成为乡村振兴“梦开始的地方”;西湖区长埭村将绵延的茶山与灵动的创意交织,打造茶香与艺术共舞的诗意田园;余杭区径山村,茶香袅袅,禅意悠悠,美丽乡村与文化旅游深度交融……在杭州,“千万工程”如同一支画笔,勾勒出和美乡村的新容颜。

淳安下姜村。

新时代的“千万工程”,就是要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将加快出台政策,建立健全机制,抓实高质量项目,全力实施好强城提能、兴村提质、融合提速、产业增效、共富增收、文化增彩“六大行动”。

萧山区“金溢冷链年加工、仓储保鲜农副产品50万吨项目”,富阳区“绿态快消品(预制菜)生产基地项目”,临安区“丰之厨中央厨房建设项目”……一个个农业重大项目及企业已陆续开工复产。2025年,杭州将积极争取“两重”“两新”项目、“千项万亿”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支持,系统构建动态项目库,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以高质量项目引领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02 打好“农民增收”翻身仗

广袤田野间,农民们用勤劳和智慧书写着一个个致富诗篇,成为杭州乡村振兴的最美注脚。

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24年,通过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8050”目标,农民收入首次突破5万元大关;通过深化“共享村居”试点,杭州新增盘活闲置农房4274宗,增加财产性收入1.95亿元;启动建设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15个,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农业产值2.5亿元以上…….

2025年的农民增收也有新“钱”途——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将深入实施产业增效、就业增薪、改革增财、帮扶增血“四增工程”,层层压实责任,突出联农带农,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其中包括,实施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提质强能计划,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

03 打好“都市农业”主动仗

宛如太空舱的农业大棚、无土栽培的雾耕蔬菜...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内,一个个农业“黑科技”让参观者惊叹不已。2024年,杭州着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了更高产量、更优质量的农产品;累计建成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20个、现代农事服务中心38个,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65家、未来农场6家,新建低碳农场38个……

临平田立方

2025年,杭州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将聚焦三件事——大力发展土产特产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打造标志性成果

“我们要立足杭州超大城市的需求和优势,大力发展、主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既要稳产保供,也要高质高效,要让农村产业振兴与城市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新春第一会”提出,将进步实施好乡村土特产“一链百亿、十链百亿、百链百亿”计划,全面提升全产业链建设水平;聚焦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业态”,加快打造杭州的现代都市农业品牌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创新引领基地等。

04 打好“集体经济”提升仗

钱塘区江东村唤醒沉睡的厂房,将闲置的空间化作集体经济的活力源泉,建德市大同镇以“标准地”为舞台,水稻、油茶、草莓、蔬菜、毛竹、蛋鸡轮番登场,让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跳动致富的脉搏……在杭州,一个个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生动故事如春风化雨,催生“诗与远方”的累累硕果。

打好“集体经济”提升仗,杭州将瞄准“10080”目标,“翻箱倒柜”清家底、“集思广益”找路径、“因地制宜”定举措,进一步巩固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503个“巩固”村和283个“提升”村,将通过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为它们量身定制“一村一策”方案;深挖乡村“土特产”资源,提升山区村“造血”能力;合理引导跨县域跨乡镇“飞地抱团”项目,让更多村享受到投资分红。

打好“西部补短”阵地仗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曾是交通闭塞的山区,如今,一条条崭新的公路如巨龙盘山,将山里的竹笋、茶叶等“土特产”送往城市,畲族文化焕发新生,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

莪山畲族乡的蝶变是杭州“西部补短”行动的生动写照。

2025年,杭州将重点聚焦山区4县,加快推进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持续助力深化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快提升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推进乡村5G基站、新能源充电桩等布局建设,让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欠发达乡镇和偏远村庄都绽放振兴光彩。

06 打好“农村人才”持久仗

乡村振兴呼唤乡村人才。在杭州,数万名现代“新农人”逐梦希望田野,与乡村共成长、与土地共繁荣,奏响乡村振兴时代最强音。

“新农人”在直播。

农村人才的选育用留,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2025年,杭州将精细育才助力乡村产业,实施千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万名农创客培育工程,打造“电商+直播+产业+村民”共富模式;精准引才助力乡村运营,实施乡村职业经理人引育计划,聘任乡村职业经理人和乡村运营师,吸引市场化运营团队进驻乡村,打响一批乡村运营知名品牌;精心用才助力乡村治理,依托农村第一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队伍,持续擦亮“双百强基促富”帮扶品牌。

07 打好“农村改革”攻坚仗

改革就是克难攻坚,从土地到产业,从生态到文化,杭州农村改革的步伐向来坚定而有力。

美丽乡村。

2025年,杭州将紧扣改革主题,抓住改革重点,实施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136”行动,聚焦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在亟待破解的“地、产、粮、人、策、治”等方面深化改革,努力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引领性改革成果。比如,深化“共享村居”建设,探索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作为“千万工程”源起地,杭州也将在农村改革中进一步彰显特色,谋划推进实施一批改革突破性抓手,实施一批改革引领性项目等,体现在全省全国的示范性、引领性和影响力。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关键之年。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将紧扣市委“守正创新、实干争先”主旋律,以“奔跑开局、奋进不息”的奋斗姿态,聚焦六个“三农之问”,打好七场“攻坚硬仗”,为推动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三农”力量。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