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作为释法案例的《建设工程司法鉴定裁判规则50讲》面世,成为了建设工程领域法律工作者的福音。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法院聚焦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案件。受理各类案件4600余万件,同比增长近百分之一,增幅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其中,民事案件上诉率同比下降,申诉申请再审率同比下降,平均结案时间同比下降近5%。而民事案件中,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上诉率、申请再审率、案件比、平均审限均位居前列。
“建设工程施工期限长、项目繁、主体多,涉及的法律关系往往错综复杂。”某地方法院工作人员表示,“一个工程项目如同一张庞大的关系网,涉及发包方、承包方、分包方、实际施工人等多个主体,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涉及法律专业知识和工程专业知识多,很多人并不了解,也是导致纠纷多的问题所在。”
据了解,该书针对建设工程司法鉴定裁判规则,从“阅读提示”“案例简介”“案例解析”“裁判理由”“案例来源”“裁判要旨”“相关法条”“实务交流”“参考类案”九大版块,为读者提供司法实践中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填补了建设工程诉讼案件司法鉴定裁判规则研究领域的出版空白。
“我国近3亿农民工中15.4%从事建筑业,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六大行业中,建筑业农民工数量庞大。依法保护建筑工人权益,并保障所有从业者劳有所得,乐业才有基础。这也是建工审判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这本图书的意义所在吧。”一位法律工作者这样说道。
为了多元赋能,保障建设工程纠纷的合理解决,目前各地已出版过诸多目关于建设工程法律实务的图书,然而受制于地方案件类别,不同地区针对同一类型的案件审判结果或有不同,对建设工程造价、质量等司法鉴定裁判规则的理解也各有千秋。
针对这一问题,该书作者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刚律师讲道:“针对这些问题,书中每章末尾提供的‘参考类案’有正例和反例之分。正例,是指其裁判观点与本文解析案例的裁判观点基本一致的案例。反例,是指其裁判观点与本文解析案例的裁判观点相反的案例。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拓展更全面的司法实务视野,了解这些类案的不同裁判规则,避免在研究或办案中以偏概全。 ”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位法律工作者的目标,我们也相信,有了更多司法鉴定规则的研究者,实践中不断提高效率的实战者,才能真正将将胜诉当事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服务法治社会,建设诚信社会。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