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开化:一个未来可期的生态文旅强县

发布时间:2025-03-04 15:59:3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浙江的西部,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犹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虽低调却蕴含着无尽的魅力与潜力,它就是开化。开化县,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西北部,浙、皖、赣三省交界处,这里是钱塘江的源头,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近日,笔者随“开化国学文化文旅产业生态研究”调研考察组走进开化,深切感受到了开化正以全新的姿态,在文旅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向着生态文旅强县的目标迈进。

包山书院

一、历史人文:千年古邑的深厚底蕴

开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500年前,早在那时,就有先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春秋时期,这里是越国西部姑蔑之地,后历经秦、汉、隋、唐等朝代的变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升开化场为开化县,自此开启了它独特的历史篇章。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化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其中,耕读文化在这里根深蒂固,古代书院便是这种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上开化较有影响的古代书院就有13座,如:朝廷赐匾额的“包山书院”。这些书院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品德、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它们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成长,也为开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乡贤人才。例如,霞山古村就保存着众多与耕读文化相关的古建筑,这些建筑风格独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古代耕读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除了耕读文化,开化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舞香火草龙习俗从元末传承至今,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会舞起草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习俗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开化民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此外,开化的根雕文化也独具特色,开化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其根雕艺术融合了根艺、佛学、美学、生态学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便是根雕文化的集大成者,这里拥有大型根雕艺术作品2万余件(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馆”,展示了开化根雕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钱江源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图

二、生态风光:钱江源头的绿色明珠

开化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12%,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被誉为“华东绿肺”“中国天然氧吧”。

钱江源国家公园是开化生态风光的核心代表。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景色秀丽。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登上白石尖,俯瞰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山间的瀑布飞流直下,溅起层层水花,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为这片宁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份灵动之美。沿着山间小径漫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除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开化还有许多其他的自然景观。古田山风景旅游区,这里山高林密,古木参天,是一处天然的绿色宝库。七彩长虹景区,以其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乡村风情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里属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的核心区块,是浙赣省际协作的主要窗口之一。景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红色、古色、绿色”构成了长虹绚丽七彩,是浙西红色胜地,浙西乡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到淳朴的乡村生活,感受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

汪氏宗祠

三、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开化县积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践行“八八战略”,坚持“一个蓝图绘到底”。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文旅产品和项目。

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作为开化文旅融合的标志性项目,将根雕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根雕艺术作品,还可以了解根雕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景区还配套了完善的旅游设施,如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霞山古镇位于钱塘江源头皖浙赣交界处的开化县城北唐宋古驿道旁,包括霞田村一部分及霞山村全部,共有明、清、民国初年徽派古民居建筑361幢,总建筑面积达29000多平方米。古镇除却大量小巧精细的民居外,较大型的建筑有爱敬堂、永锡堂、钟鼓楼、汪氏宗祠及郑宅等,其中霞田汪氏宗祠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三进,各有天井,戏台牌楼式,雕刻精细,气势雄伟。游客可漫步在古村的石板路上,欣赏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感受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古村内还设有民俗文化展示馆,展示了开化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剪纸、刺绣、木雕等,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此外,古村还定期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除了这些重点项目,开化县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如长三角国民休闲旅游节、中国根雕艺术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提升了开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开化县文化客厅

四、发展机遇:政策引领下的新征程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的动员号,为开化县文旅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于2003年7月和2006年8月两次到开化考察指导工作。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开化县金星村考察,看到村民在加工、包装“开化龙顶”茶叶,了解到村民通过种植和加工茶叶有一定收入后,当场鼓励村干部和村民要多种茶叶,提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就是新农村”。考察结束上车返程时,他又叮嘱村党支部书记郑初一,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将来通过“山海协作”,空气也能卖钱。

在2月18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统筹推进“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民生”,以文铸魂、以文赋能、以文兴业、以文惠民,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未来,文化和旅游将是一片新蓝海、新机遇。

近年来,开化县加大了对文旅产业的投入,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同时,积极推进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强与互联网、科技等领域的融合,打造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游服务。此外,开化县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文旅品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霞山古镇

五、未来展望:打造生态文旅强县的建议

为了实现打造生态文旅强县的目标,建议如下: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南宋时期开化就是文化高地,书院文化非常丰富,浙江四大书院之一的包山书院,被誉为“改变浙江精神气质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大对古代书院、古建筑、民俗文化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强保护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工作,将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项目。

擦亮“钱江源国家公园”金名片:钱江源国家公园,是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的试点区。2023年7月,钱江源国家公园候选区被授予“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对钱江源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放大“钱江源国家公园”金字招牌的效应。严格控制旅游开发强度,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积极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共同保护开化的生态环境,共享生态文明成果。

实施文旅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进一步明确开化文旅的品牌定位,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辨识度的文旅品牌IP。根宫佛国5A景区,有二万余件(套)大型根雕艺术系列作品,游客一次都无法观赏游览完,可通过“不求所在,当求所有”,开展合作输出根雕作品,创造更大的文化和经济效益。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活动,提高开化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展会和推介活动,拓展客源市场。

推进区域合作打造文旅“门厅”: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衢州市西北部,浙皖赣三省交界处,有打造三省文旅“门厅”集散地的条件。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文旅合作,与周边省份的县市建立紧密的旅游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展旅游联合营销活动,共享客源市场,实现互利共赢。如,联合推出“浙皖赣闽生态旅游大环线”等旅游线路,整合沿线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加强区域旅游信息共享,建立旅游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信息的互通共享。

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与互联网、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文旅产品和业态。例如,开发数字文化旅游产品,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开展研学旅游项目,将旅游与教育相结合,培养游客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开化,这座低调而又充满魅力的小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生态文旅强县的目标大步迈进。开化是个好地方,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开化县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勇于创新,不断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开化、爱上开化,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葛建纲)

责任编辑:葛建纲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