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竹缠绕新技术应用市场开发亟待重视

发布时间:2025-03-07 17:04:39 推广 来源:绿色中国

竹子在土里潜伏整整18年。一旦破土而出,就能以每天长高1米的速度生长。

如今,经过18年对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的不懈努力后,我国民营企业原创发明技术——竹缠绕复合材料市场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随之孕育而生的竹缠绕管道、管廊、房屋等产品,将会迅速形成庞大的生物结构新材料产业,给社会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重大 变革。

两会前夕,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缠绕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叶柃,听他讲述他和竹缠绕新技术的故事。他描绘了竹缠绕产业的广阔远景,并对抓紧市场开发应用提出了建议。

叶柃在第七届中国五星品牌论坛上演讲

竹缠绕新技术的前世今生

2007年,叶柃突破了竹子应用的传统领域,原创性地发明了竹缠绕复合材料新技术。

叶柃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可把竹子加工成多种产品。比如,大口径压力管道、城市综合管廊、整体式组合式房屋、大型储罐粮仓,包括高铁车厢在内的各种车厢、多种军工产品及设施等。这一技术将竹材应用,大大拓展到了建筑、水利、交通、电力、石油化工、国防建设等领域。”

据了解,竹缠绕复合材料这一新型生物基材料,是以竹子为基材,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型。竹缠绕复合材料充分发挥了竹材轴向拉伸强度高的特性,突破了传统竹材加工平面层积热压技术及其应用的限制。

直径8米竹缠绕管廊

采访中获悉,竹缠绕复合材料具有众多优势。一是低碳绿色。具有低碳、节能、减排等优势,符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人类发展理念,可广泛替代钢材、水泥、玻璃钢、塑料等不可回收式高污染、高能耗原材料。二是应用广泛。可应用于交通、市政、水利、建筑及军工等领域。三是质量优、经济性好。质量轻,强度高,保温隔音,抗震抗形变,防火耐高温,耐腐蚀,且成本较同类产品低。四是可持续性。竹子不但速生,而且资源丰富,可充分保障材料供应。五是附加值高。大幅提高竹产业产值。六是促农致富。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

竹缠绕新技术日臻成熟

在采访中了解到,叶柃研发的竹缠绕新技术体系包括:适用性竹种筛选、竹材分类及其材性评价,连续缠绕用薄竹篾自动化加工技术,竹缠绕复合材料材性的测试、工艺调整,自动化、连续化、工业化成套生产设备的开发与工艺跟进,竹缠绕复合材料产品数字化管理技术,竹缠绕复合材料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的建立等。

叶柃研发竹缠绕复合材料18年来,从竹子机理,竹材加工,竹缠绕材料的化学、物理、耐老化等性能测试,到验证产品标准参数等测试得到的参数,已超过10万个。这些数据,除由竹缠绕新技术发明单位自行完成外,还委托国内外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帮助完成检测。大量的实验测试工作,为竹缠绕复合材料技术建立了客观可靠的基础,从而保证了技术的真实性、科学性,也保证了竹缠绕复合材料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自2008年申请第1个专利起,叶柃牵头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他挂帅编制了国家标准《竹缠绕复合管》《竹缠绕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以及行业标准《竹缠绕管廊》《竹缠绕管廊工程技术规程》,还有国家标准外文版《竹缠绕复合管》等标准,已经相继颁布实施。

叶柃高兴地告诉记者,竹缠绕复合材料已列入《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是《国家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产品。从2015年起,技术发明单位已在湖北、山东、福建、内蒙古、重庆、河南、河北、新疆等地建成11个万吨级竹缠绕管道、管廊生产示范工厂,共计铺设竹缠绕管道、管廊600余公里。

世界首条竹缠绕管廊铺设

应用市场打开通道

住建部的竹缠绕管道、管廊应用试点城市是竹缠绕复合材料应用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2024年7月4日,马来西亚吉隆坡,第二届中国-东盟建设住房部长圆桌会议如期召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率团出席,13项中国绿色建筑材料技术随团参展。其中竹缠绕管道、竹缠绕房屋受到各参会部长的青睐。

与会者惊喜地看到,竹缠绕新技术能够把东盟国家闲置的竹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城市管网建设和住房建造中,走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同时还能增加可观的经济收入。

随后,住建部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和央企国企,对竹缠绕管道等产品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竹缠绕管道、管廊技术已完成0-1的全过程,具备了产业化基础,技术水平在产品化过程中将不断得到提高。

住建部决定,遴选一批城市进行产业化试点应用。这一决定为竹缠绕应用市场打开了一条通道。

在四川省住建厅、省林业局引导下,达州市大竹县与叶柃合作,第一个年产30万吨竹缠绕管道管廊应用试点项目已破土建设,第一期4万吨竹缠绕管道生产将于今年6月份建成投产。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能利用当地竹材45万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20亿元,给当地政府创造3亿元税收,带动23000人就业,同时每年实现碳汇204万吨。”对此,叶柃感到非常欣慰。

目前,桂林、安庆、宜春、金华、菏泽等城市的竹缠绕产品试点项目正有序推进中,计划在未来3年能建成300万吨产能,以满足试点城市对竹缠绕管道管廊的需求。

直径3米的竹缠绕压力管道下线

竹缠绕产业唤春风

目前,我国每年有约75%(1.1亿吨)的竹资源被闲置。如将闲置的竹资源加工成各类竹缠绕产品,可增加数万亿元以上的绿色新材料产业。全世界有76%以上的竹资源生长在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发展中国家,竹缠绕新技术的输出前景十分广阔。

在竹缠绕推广应用过程中,来自惯性思维和传统市场的阻力非常大。叶柃说,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政府来主导。

为了加快竹缠绕复合材料产业化进程,保持我国竹缠绕新技术国际领先地位,叶柃有深远的思考。

他认为,应抓紧制定竹缠绕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由各主管部委共同制定,从国家战略层面确定市场导向、出台必要的财税扶持政策。要加大科研投入,设立国家级竹缠绕复合材料专项科研资金。要建设国家竹缠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竹缠绕车厢、储罐、船舰、飞行器、军工器械、国防设施等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工作。要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竹缠绕科研体系,提高竹缠绕管道、管廊、房屋的制造水平。

叶柃建议,进一步扩大竹缠绕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先选定产竹大省及条件允许的无竹城市,在市政、水利管网工程、农村住房中强制性应用一定比率的竹缠绕管道、管廊、房屋。在效果进一步验证后,逐步过渡到在全国推广。

(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铁 铮 《绿色中国》 A(上半月) 2025年03月号)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