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孔令立、曾令兵、吴勤国、徐文奎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发布时间:2025-03-19 21:05:2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浙江省衢州市的祭孔大典(南孔祭典)代表性传承人孔令立、常山喝彩歌谣代表性传承人曾令兵、高腔(西安高腔)代表性传承人吴勤国、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婺州窑衢州白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文奎四位非遗传承人榜上有名!

孔令立,男,1966年生于浙江衢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祭孔大典(南孔祭典)代表性传承人。作为孔子第七十六世嫡长孙,肩负着传承弘扬南孔文脉的历史重任,始终步履不停歇地以立心力行的坚守,让“融汇古今”的南孔祭典这一非遗传承,赓续着时代里南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遵循"当代人祭孔"理念,孔令立在感知、浸润、体悟中积极传承着着现代人服装、行现代人礼节的南孔祭典。他以南孔祭典(衢州祭孔大典)纳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组织体系为契机,对古礼有损有益,将南孔祭典首次走出庙堂,走向大众,突出“与时偕行、全民参与”,彰显“泗淛同源”、传承创新。

孔令立积极将南孔祭典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推广到青少年群体中去。他推动开展南孔研学系列活动,培养一批研学指导师,丰富南孔祭典仪式体验,展现南孔祭典的时代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作为衢州孔管会主任,孔令立还积极推动“南孔学子三礼”、论语大赛、“空中论语课堂”、“论语进校园”、传统节日进社区宣传等传统文化活动。这些结合“流量密码”、备受认可的举措,是新时代培育知书达“礼”好青年的可行之举,是南孔文化被重塑、升华的崭新足迹。作为省政协委员,孔令立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政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围绕倡导儒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等建言献策。

从“当代人祭孔”理念的贯彻落实,到非遗传承路径的“摸石头过河”,孔令立以绵绵之力诠释着南孔文化的新故事。“让南孔文化活起来,让南孔文化走出去。”这位国家级传承人正以南孔祭典的“落地”与“新生”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

曾令兵,男,1965年生于浙江常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常山喝彩歌谣代表性传承人。这位出身木工世家的非遗守护者,不仅承袭了家族五代传承的技艺精髓,更以创新之姿让古老歌谣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用四十余载的光阴书写着喝彩艺术的当代传奇。

秉承"活态传承"理念,曾令兵积极做好喝彩歌谣的的挖掘整理及记录保存工作,大力推动喝彩歌谣的传承传播,坚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促进项目活态传承。他通过系统整理,抢救性收集喝彩古籍50余种、传统道具40余类,积极编撰喝彩专著,为学术研究留下珍贵史料。

曾令兵积极带徒授艺,培养学员逾300人。他将喝彩艺术融入现代教育,在学校开设特色课程,编排的现代喝彩剧目《为常山喝彩》《上栋梁》等作品屡获殊荣。作为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衢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会长,常山县喝彩协会会长,曾令兵带领团队屡创佳绩,喝彩展演足迹遍布北京世园会等国家级平台。

从木作世家的技艺传承,到非遗保护的现代探索,曾令兵以赤子之心诠释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喝彩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流动的生命。”这位国家级传承人正用创新与实践,让古老歌谣在新时代唱响新的华章。

吴勤国,中共党员,国家二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西安高腔代表性传承人。

1990年从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逐渐成为台柱小生。在从艺近35年里,主演婺剧大戏二十余部,主演剧目有《断桥》《槐荫分别》《大战红孩儿》《三气周瑜》《推车接父》《爱的呼唤》《陶行知》《槐荫记》《合珠记》《金印记》《梨花狱》《玉堂春》《贩马记》《麒麟锁》《呼家复仇记》《火焰山》《白袍记》《二郎山》《吕布与貂蝉》《孙膑与庞涓》《橘红满山香》《铁面御史赵忭》等。

先后出访新加坡、西班牙等地演出,西安高腔《槐荫分别》进中央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录制获全国银奖,参加“非遗薪传”——浙江传统戏剧展演展评活动,荣获“优秀展演奖”,第六届“全国市县电视台推优展播活动”中,荣获融媒短视频类最佳作品奖。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婺州窑衢州白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徐文奎从事该项非遗传承实践累计已有54年。这些年来,徐文奎承习婺窑传统技艺,将本门技法薄胎剔雕、干坯粘接、薄坯塑大型等上升至新高度;钻研莫来石晶体“鸟巢”结构配方及特殊烧成工艺,解决衢州白瓷色差和高温变形两大历史难题,个人先后被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省工美大师、浙江工匠等;带领传承人队伍弘扬技艺,获批衢州市重点创新团队。2008年以来,其作品《金瓯永固杯》《牡丹纹斗笠碗》等20余件历获“中国工美精品奖”金奖、“百花杯”金奖等重要奖项数十次。

自2001以来,徐文奎秉承“承古传新、立德树人”的理念,对传承人学艺和品德严加要求,通过理论培训,实操指导,多方面培养掌握技艺核心流程人员。

此外,徐文奎还一直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推广、宣传工作,近五年在政府指导下,开展主题涵盖参观、体验、培训、展览、研学、团建、竞赛、乡村振兴、文旅等9个门类的特色公益活动,受众年龄从5岁孩童至耄耋老人,数量600余场,累计覆盖30万余人次,与50所学校、70余处社区建立传承工作站。(衢州文旅)

责任编辑:薛俊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