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乔司监狱第四分监狱有一个名为“新警记”的工作群,在这个群里,新警们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工作感悟,既有初入单位的迷茫与困惑,也有逐渐适应岗位的喜悦与收获。省属监狱系统青年导师标兵朱贻琼,是这个群的群主,也是群中新警们的导师之一。
十六年前的“师徒情缘”
2009年的夏天,朱贻琼刚刚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参加了监狱工作,监区为她安排了三位师父:稳重威严的老董,乐观风趣的老徐,还有业务扎实的老朱。
“那时候的我,就像一张白纸,对监狱工作一无所知,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三位师父。”朱贻琼回忆道,“老董教会我如何与罪犯打交道,让我明白了树立威信的重要性;老徐则用他独特的幽默感化解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让我学会了灵活应对复杂问题;而老朱,则毫无保留地将业务知识传授给我,甚至在休息时间带我去监狱各个角落熟悉环境。她们虽然风格迥异,但都让我在师徒关系中感受到了温暖,她们将本领倾囊相授,在任何场合都不吝肯定与赞美。我们是师徒,更是关系密切的朋友。”
三位师父不仅在思想上引导她,更是在生活中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朱贻琼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师父们总是会邀请她一同散步,在轻松的环境中用自身经历的“糗事”开导、关心她,帮助她调整心态,重新树立信心。在师父们的悉心教导下,朱贻琼不仅在专业能力上迅速成长,更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与压力,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业务骨干。
十六年后的传承接续
时间飞逝,转眼间16年过去了。当年的“小白羊”变成了独当一面的资深民警。朱贻琼也接过了“传帮带”的接力棒,成为了像自己三位师父们一样的优秀导师。在这次师徒结对活动中,朱贻琼分享了她与徒弟陈一铭的故事。
“一铭刚入职的时候,也是因为经验不足常常碰壁,有一次因为对业务流程不熟悉导致工作出了差错,她内疚了好久。”朱贻琼笑着说,“我当时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带她去档案室翻看历年来的类似案例,并带她从实践中学习。”
渐渐地,朱贻琼发现徒弟不仅业务能力提升迅速,更难得的是能一直保持着对监狱工作的热情。“有一次,一铭跟着我学习完如何办理计分考核案件后,主动提出要整理业务流程,并制作了一本详细的实操手册,分享给其他同事收藏保存。”朱贻琼感慨道,“那一刻,我看到了传承的力量。”
短短两年,陈一铭从入职的青涩懵懂到如今独当一面,除了业务精通,还接手了分监狱团支部工作,带领众多青年民警共同学习、成长,不断为单位争取荣誉。“看着她代表浙江省属监狱系统站上‘全省优秀领讲员业务交流比赛’的舞台上,我倍感自豪。”朱贻琼感慨道。
如今,“新警记”工作群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而她们的这些故事,只是省乔司监狱一对又一对师徒情的缩影,是代代相传用心坚守的责任与担当。一直以来,省乔司监狱以实用实效为导向,不断优化青年民警“传帮带”机制,加强导师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师徒考核体系,努力实现“一年跟着干、两年能单干、三年成骨干”的青年民警培养目标,弘扬“扛红旗、当先锋、立潮头”的新时代“乔司精神”,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中贡献青春力量。(苏礼彬 金凯)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