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拱墅文旅融合新视角丨古韵新颜“街”续文旅新篇:休闲街区显魅力 旅游消费有活力

发布时间:2025-03-25 13:26: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所有世界级城市的中心地带,都在用理念和空间的新陈代谢,探索理想生活的答案。在拱墅,以桥西、小河、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武林路时尚街区、新天地活力街区为代表的街巷承载着一代代的历史与文化,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实践中,拱墅也给出了这个答案的最新版本——以文化传承、环境精提、业态革新、产品创新、场景焕新,打造文商旅多元融合、主客共享的城市休闲旅游目的地,全面实现“一街兴一城”美好图景。

文化读城

运河研学旅游新样式 

2017年,旨在加强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随后,大运河拱墅段的历史文化街区,相继完成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保护修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体验。

大运河博物馆群·中国伞博物馆街景

作为主打非遗主题的旅游街区,桥西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大运河博物馆群深受人们的喜爱。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数字影像馆及大运河紫檀博物馆相继投用,通过新媒体、数字化手段,让运河文化“流动”了起来。该区还依托博物馆群,开发“跟着课本来旅游”——大运河水上实景课堂研学营、Citywalk@运河明珠文化读城等大运河文博研学体验产品,凸显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品牌。

而小河直街的手作工坊集群,通过"前店后坊"模式,充分植入簪花旅拍、围炉煮茶等休闲体验,将游客流量转化为留量。大兜路历史街区则持续推出“大运河庙会”“运河婚典”“花朝节”等街区品牌活动,助力市民群众共建共享大运河文化、文旅、文创生活。

大运河水上实景课堂研学营

商旅共融

城市休闲旅游新空间

商业体的终点,恰是街巷的起点。拱墅深谙“后街经济”对城市活力的撬动作用。当商圈的消费者转入潮鸣寺巷端着咖啡漫步、去狮虎桥路淘一件心仪的古着,城市消费的“长尾效应”已然显现。

武林路这条地处杭州最繁华市中心的道路,在老杭州的心里,是保留着梅鹤堂,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街巷里弄;在杭州女人的眼里,是挂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精致生活的向往地;在新一代少男少女的生活里,是品尝各种美食,可以时时去打卡的网红聚集街。还有“运閤集·武林之夜”、武林夜市漫游等活动,使街区、小店成为共塑武林商圈的“毛细血管”。作为省级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的武林路时尚街区,2024年“武林国潮生活节”期间成绩喜人,总客流量超 120 万人次,实现销售额 2317.72万。

武林夜市热闹非凡

向东两公里,杭州中国丝绸城用数字技术激活丝绸文化:AR试衣镜前,游客正将苏绣旗袍"穿"进西湖夜景发朋友圈;向北五公里,胜利河美食街凭借独特的美食文化,获评“国字号”特色商业街认证。自此,商贸与文旅的深度耦合,让拱墅的街区从“过道”变为“目的地”,升级打造出“精细且精彩”的消费生态。

活力引流

文旅夜间消费新场景

新天地太阳剧场

夜幕下的拱墅,是解码年轻经济的试验场。锚定年轻潮人与商圈内办公居住的1.8万年轻群体,新天地活力街区,化身潮玩磁场,引入沉浸式演艺、露天市集与脱口秀剧场,招引酒吧、餐饮、商购、酒店等业态入驻,联动杭州电竞中心的体育赛事,打造“夜游、夜演、夜宴、夜购、夜娱、夜宿、夜秀”的七维消费场景,把准年轻脉搏;更有依托太阳剧场IP打造马戏市集主题街区,将固定式剧目多维度延长至4-5小时旅游体验,为夜间经济持续打造文化场景。

更具想象力的是新天地“5+2”全时态消费场景:当东文街樱花大道与工业遗存公园呼应,新春灯会与电竞嘉年华共享同一片夜空;当西泠美术馆与城市书房加持,艺术鉴赏与咖啡轻食无缝切换。这种多元融合的“混搭美学”,正成为拱墅夜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大运河景区游客到访量4100多万人次,国庆期间武林商圈客流量更是突破368万。文旅融合的本质是构建情感连接,数据背后是“向往感”的胜利。

通过“文旅融合”,城市街区向游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情绪价值:让本地人找回乡愁,让外来者看见美好。当打铁花非遗表演映亮运河夜空,当电竞中心的霓虹与古街灯笼交相辉映,拱墅区已为街区的建设写下了新的解法—— “在街巷遇见美好,感受城市温度”。(郭海峰 王馨雨) 

(图源: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