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做好2025年度防汛备汛工作,临海市系统推进责任落实、监测预警、风险防控、应急保障“四化”建设,着力构建全链条防汛防台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极端天气应对能力。
一、立体化构建责任体系。建立工作责任机制,将防汛防台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实行“市领导包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网格化管理。截至3月,完成全市19个镇街、667个村社的3564名责任人动态更新,构建高级别响应下的镇街、村社两级防汛防台职责清单,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立体化责任体系。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责任人在岗履职实时监测,确保应急响应时指挥体系高效运转。
二、 智能化升级预警机制。协调各部门严格落实“135”预警叫应机制,及时更新基层各镇村预警“叫应”人员,按照“六问”机制,通过电话抽查、应急打卡等方式确保网格责任人100%在岗履职。构建“三维预警”信息网络,实现短信、广播、电视、新媒体等12类渠道的智能联动。开发智能叫应系统,建立包含网格员、巡查员等的预警响应数据库,预警信息传递时效提升70%,为防灾避险赢得黄金时间。
三、 精准化实施风险防控。实施“汛前体检”专项行动,聚焦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点等重点领域,建立“排查-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机制。组建专业排查队伍,加入无人机巡查、地质雷达检测等技术手段,完成4034处点位“体检式”排查,整改365处隐患,对重点区域实施“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
四、实战化提升应急保障。建成“1+3+N”应急保障体系,即1个市级应急指挥中心统筹调度37支专业救援队伍;3级物资储备网络覆盖283处避灾场所,实现12.7万平方米避灾场所5G信号全覆盖;储备5大类40余种应急物资,创新建立“四三二一”队伍预置机制,同时新增橡皮艇、抛投器、应急照明系统等国债项目物资、装备1197件(套),构建“30分钟应急救援圈”。
当前,临海市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结合“1833”指挥体系和“1618”救援指挥体系,优化联合指挥部“1+3+2”运行体系,持续完善“平战结合”的防汛防台体系。通过建立极端天气情景构建模型,开展多灾种叠加应急演练,强化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全力打造“监测精准、预警及时、响应快速、处置高效”的现代化防汛体系,为城市安全运行构筑坚实屏障。(张有义)
责任编辑:张卫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