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金华时,总喜欢回母校看看。那些熟悉的老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唯有男生宿舍经过外观改造,依然还静静地坐落在那里,成为整个古子城文化区的一部分。其实,在金华师范老校园的建筑中,男生宿舍是我留下记忆最多的地方。
1
鼓楼里老金师的男生宿舍坐落在校园南侧,是一幢数十米长的两层楼,南北两边是宿舍房间,中间是光线昏暗的过道。每个房间是高低铺共八个床位,住七个学生。入学报到时,我们这批初中毕业的新生因年龄小,且多为农村孩子,初次出远门,很多人都是家长亲自送过来的。农村家长舍不得花钱住旅馆,那一夜基本都是父子共挤学生宿舍,木板床尽管很小,印象中一米宽的样子,却也没觉得狭小拥挤。睡在宿舍床上,我们听到了火车出发时的鸣笛声和节奏由缓而快的车轮声,那种感觉非常新鲜刺激,庆幸我们终于从偏僻的乡村走进热闹的都市,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男生宿舍远眺
男生宿舍非常简陋,没有厕所和盥洗室。最不方便的是上厕所,厕所在宿舍楼东侧几米之外,每次早上起床或晚上晚自修结束,厕所就非常繁忙,好在男生也都大大咧咧,不怎么讲究,臭哄哄的气味也习以为常。夜深人静时,有男生半夜需要起床上厕所,都是穿着短裤衩,寒冷的深夜里瑟瑟发抖,只能在过道里奔跑而去,力求速战速决,住东侧宿舍的男生们都会听到阵阵急促的脚步声。盥洗则也是在宿舍楼北面,有一排露天的水龙头,供大家使用,到了二三年级的时候,宿舍楼西侧建了个盥洗室,让大家可以室内洗衣服或冲澡。冲澡经常需要排队,有时排着一队裸体男生,后面的给前面的搓背,亲密无间,即便是很冷的时节,仍然有不少男生在冲冷水洗澡,那种透心凉的感觉如今竟是一种奢侈。
男生宿舍管理严格,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早锻炼,晚上九点半熄灯睡觉,每周还要搞宿舍卫生检查评比。起初还是很不适应,感觉处处受强迫和管束,睡梦中被起床铃声和体育老师的吹哨声惊醒,不得不快速收拾一下乱哄哄的床铺,快速奔向操场,免得出丑扣分,给所在寝室和班级丢脸。
晚自修结束回到宿舍,是一天最轻松愉悦的时光,经常有同学哼着小调回来,宿舍楼里回荡着轻快的声音。也有喜欢高歌一曲的男生,隔壁班有一位高个子男生,特别喜欢唱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骏马奔驰保边疆》等歌曲,声音高亢嘹亮,在楼道回声的作用下特别悦耳,整个宿舍楼都听得非常清晰。有时歌声也此起彼伏,好几个寝室都有人放声歌唱,包括我所在的寝室。但在全校的文艺演出时,那位最爱寝室飙歌的同学却未见登台独唱,估计歌唱专业水平还算不上本届同学中的佼佼者。不知道他毕业后有没有从事音乐教学工作,热爱跟专长可能还是两回事,就像我一样,喜欢欣赏音乐,却是在台下鼓掌的人。
2
除了愉快的歌声荡漾,晚自修结束后解解馋,也是男生们的一大喜好。那个年代男生们精力充沛,食欲旺盛,晚自修结束,都已经感觉有些饥肠辘辘。于是晚自修结束后,奔向学校小卖部的人总是有好几批,出发前同寝室的会问上几句“要不要给你带点什么?”囊中羞涩的同学只能说“我不饿,免了吧!”小酥饼、葱油饼干等等带回来之后,寝室飘逸着诱人的香味。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金华本地的同学很友善,他们有时会趁星期天返回老家,带回一些吃的东西,同宿舍室友经常一起分享,我对此也有深刻印象和美好的回忆。所在寝室有两位金华本地同学,为此沾了不少光,每次他们回老家去,我们都满怀期望,脑海里浮现出一堆好吃的东西。
老金师东大门
男生宿舍虽然规定九点半熄灯,但充满活力的年纪哪里会按规定入睡,经常会熄灯之后继续讨论各种话题。除了学业功课上的事,我们经常会议论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议论老师们的穿着打扮、谈吐形象,关心男老师最偏心哪个女生,女老师最欣赏哪个男生。学校里几个年轻老师刚刚从大学毕业分配过来,看上去都是未婚青年,我们自然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教师宿舍楼就在我们教学楼对面,观察老师动向非常方便。一旦有新发现,立刻就可以在宿舍里发布快讯并展开讨论。“今天,H老师的女朋友来了,窗帘也拉上了。”“C老师的女友好像是个护士。”“Z老师宿舍晚上灯没亮,可能出去约会了。”“B老师今天睡懒觉了,我们上第一节课了,他的房间窗户还没打开。”几位男老师恋爱进展似乎都很顺利,处的女友后来都成为我们的师母,女老师的情况则不太明朗,毕业前我们也没有搞明白。
最尴尬的是有一天夜晚熄灯后,我们寝室同学正在七嘴八舌吐槽班主任和相关老师,突然黑漆漆的窗外传来“咳咳”两声咳嗽声,顿时吓得我们不敢吱声,这声音太熟悉了,大家都心里暗暗叫苦“完了,完了,不守就寝纪律,还背后说老师坏话,被班主任逮住了!”第二天,我们去教室上课,班主任老师若无其事地讲课,我们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3
八卦完老师,同学间的八卦自然也少不了。本届同学中在团委和学生会担任职务以及各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自然而然成为关注议论的重点,还有那些帅气男生、漂亮女生以及在各种文体活动中抛头露面的活跃分子,也是常被关注和议论的。某某男生与某某女生好上了,牵手逛街或在校园某个角落约会被撞上了等等。我属于比较粗心木讷的男生之一,他们议论的这些男女之间的故事,我总觉得没看出什么名堂,真会有恋爱故事发生吗?我一直半信半疑。直到毕业之后,有几对传说中的男女同学果真结成夫妇,传言才得以证实。其实,在校期间,我也曾为一位男生好友给一位女生递过条子,当他写好情书让我帮助转交时,我非常惊讶他的勇敢。有位男生把情感纠结写入了作文,语文老师批改时画了个大大的问号,批语:想太多了!还有位男生一不小心从书本里滑落女生照片,多年之后还成为同学聚会笑谈。其实当时学校是禁止谈恋爱的,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
流行的文学作品,是男生宿舍的重要话题。八十年代崇尚文学,校园阅览室里有不少文艺类报刊杂志,深受同学们喜爱。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路遥的作品《人生》引起轰动,大家都在宿舍里议论不休,特别是男主角高加林先后有两个女朋友,我们宿舍的男生激烈辩论分成两派,有的主张应该娶青梅竹马的本村姑娘巧珍,有的主张娶志趣相投的女同学黄亚萍,体现了不同的爱情观、价值观。我也属于同学中的文艺范,喜欢读文学作品,也经常在寝室介绍和讨论文学作品。有一次我读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和作家卢梭的传记《忏悔录》,受到触动和感染,经常在宿舍里谈起,言语之中充满崇拜,引起室友们的调侃,大家都笑称我为卢梭迷。同寝室有位同学是“大哥大”,非常博学多才,我们经常就一些文学作品展开辩论,互不服输,他能言善辩,我不善言辞,因而总是处于下风,只有暗暗较劲增加阅读量。在一次全校百科知识竞赛中,我和那位“大哥大”同时获得了全校一等奖,感觉平分秋色了一回,让我暗自窃喜了好几天。
老金师操场
4
同宿舍的同学个性不一,趣事不少。有位熊姓同学,性格内向,同学之间经常拿他的姓开玩笑,让他内心有点难受和自卑,就写信给当时非常知名的杂志《辽宁青年》编辑部,述说内心烦恼,结果编辑部还认真回复信件,劝说他放下思想包袱,举例说历史上姓熊的也有不少英雄人物,不必为姓氏自卑。熊同学收信后非常开心,和我们分享了编辑部的回信内容,我们都哈哈大笑:青年杂志真还能为青年解忧!还有一个同学因为听了时代偶像张海迪的先进事迹报告,内心激动不已,十分崇拜,从此变成异常勤奋刻苦,每天天没亮就起床背英语,晚自修结束还躲在路灯下阅读,他给“海迪姐姐”写信,抒发仰慕敬佩之情,讨教学习方法,整天把“海迪姐姐”挂在嘴上,那样子非常纯朴可爱。
男生宿舍能把物品摆放整齐就算不错了,其他装饰是不太多的。但总归是热血沸腾的年龄,不少男生都喜欢在床头墙上贴上一张美女明星的画报,这种画报都是从杂志上的插页悄悄扯下来的。当红的龚雪、陈冲、张瑜、刘晓庆等等都是男生床头的最爱,这也算是男生们“望梅止渴”的一种方式吧。那个年代的男生总体都是比较纯朴本分,少有惹事生非的,印象中出格的事只有一次:隔壁班曾有几位男生外出喝酒出了状况,被发现后受到学校的严厉批评。那位组织酒局的不听话男生,后来成为本届同学中最有成就的企业家,每次同学会都是他慷慨请客。
男生们通常不太注重形象,衣着简朴,也不修边幅,非常随意,但也有的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同宿舍的一位男生总是随身携带一面圆圆的小镜子,一有空就拿出小镜子来梳理头发,把自己搞得整整齐齐的,还把皮鞋擦得锃亮的,还时不时跟我讨论本届男生中谁最帅。据说某班那个经常在校文艺汇演时跳舞的男生,是大家公认的八四届男一号,某班班长是男二号,还调侃说“你也是排得上号的帅哥”,让我走在校园里都觉得自信满满。简陋的男生宿舍尽管空空荡荡,睡的是硬梆梆的木板床,即便是最寒冷的冬天,木板床上也没有垫被,寝室里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但寝室内总觉得暖烘烘的,没有觉得有丝毫的寒意,这或许就是青春的热量和男生们蓬勃的阳刚之气吧。
改造后的男生宿舍楼
老金师读书期间,我除了有一段时间被抽到学校广播室做管理员,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男生宿舍。毕业典礼之日傍晚,学校组织各班毕业生在教室里聚餐,上了几瓶桔汽酒,不少男生都喝得有些兴奋,回到宿舍激动得胡言乱语,也肆无忌惮地谈论在校三年期间的“恩怨情仇”。第二天,男男女女们各奔东西,不少人送别时泪流满面,女生们更是相拥而泣。我虽然也是充满留恋,却也没那么情不自禁,都记不起是如何离开校园的,直到两个月后,在遥远寂寞的乡村学校,回想起不久前的金师校园生活,才有些深深的忧伤和怀念,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部分师生在校园老银杏树下合影
男生宿舍里的点点滴滴或许都是闲谈笑料,但那是不能忘怀的青春。四十年过去了,校园迁移,一代人的芳华已逝,但很高兴男生宿舍楼还在。同宿舍的室友,有的从政从商风生水起,有的教坛耕耘桃李满园,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已饱经风霜,相聚时却仍是男生宿舍那种亲密无间的欢畅,或调侃或辩论或八卦,没大没小没顾忌,让人有一种昨日重现的神奇感觉。(章剑)
(作者章剑曾任海盐县县长,现任嘉兴市南湖区政协主席。)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