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城年味
年味越来越淡,决定出去看看。正月初二到初四,一家四人到了四川广安岳池县。岳池是朋友任晓红的老家,跟着熟人游玩,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做个无脑的小跟班,不用操心,还可以体验到意想不到的游境。
汽车一开进岳池老城区,我们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县城不大也不新,但是特别喜庆拥挤。大街小巷都纵横交错地挂起了彩球彩灯彩带,有些地方还搭起了彩门,商铺年货一律往外摆出。虽然禁燃鞭炮,但是还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们有的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穿梭在路口商场,人声鼎沸;有的则扎堆在路边公园里侃大山晒太阳,尽享舒坦。酒店宾馆则更是车无空位、迎来客往。
我们很好奇,概念当中很多像岳池这种人口输出小县城,应该是马路街道比较空旷、宾馆酒店相对冷清才对。而这里竟然比江浙沪地区还热闹,很多地方都是堵车很长时间,而且司机们都不按喇叭,很安静地在那里排队,似乎习惯了这样的拥堵。宾馆酒店里更是爆满,人好像比富裕地区还有钱。
看我们疑惑,任晓红告诉我们,岳池平时确实是人口输出地区,路上基本空荡荡,因为正月十五一过,年轻人整年都会外出外出闯荡沪杭等地,或做老板或打工赚钱,中途很少回家,只留老人小孩守门。但是过年前半个月,就都会有钱没钱、人人开辆代步车回家过年,一是图个方便,二也算衣锦还乡,挣个面子。再加上发达地区来的游客,岳池就摇身变成人口流入城市了,这和我们那里更好相反。至于宾馆酒店为什么生意这么好,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常年在外,老房子不一定好住,就索性在宾馆呆个十天半个月,省了打扫布置的力气和费用,还方便请客有面子。第二种,也有可能是为了避开债主。
知道了这些,就不足为奇了。晚上在他们农村亲戚家吃完饭后,就一同去观赏岳池夜景。和白天不同,岳池夜景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人头攒动忙休闲,所谓的烟火气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岳池纵向并列有三条大街、三座桥,街两边人行道的小树大柱都穿金戴银,挂满了各种颜色的灯花;整座桥上则搭起了彩灯彩棚,宛若花灯廊桥。人行道上,一眼望去,那真的是星光璀璨、灯火闪耀。完全有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诗境“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过年时节,徜徉在这样的灯街上,再安静本分的人也会被点燃兴奋,欢快欲狂。
绕溜一圈,最后来到了夜市广场。说是夜市,其实就是平时人民广场临时搭建而成。用的材料也是红蓝绿的简易广告板,虽档次不高,甚至土里土气,但却五颜六色,气氛杠杠。摊位各式各样,什么烧烤、饮料摊,什么刮刮乐、打气球、抓洋娃娃、套圈,以及一些叫不出名的“小赌博游戏”等应有尽有。树林边还有几个自娱自乐的卡拉OK演唱会和变戏法节目,各自围成一圈,吆五喝六,好不热闹。大人小孩都扎堆在各自喜欢的摊位前,尽情吃一些平时不敢吃的杂食,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娱乐。这自然让我记忆起了小时候老家的交流会,那是孩子们最热闹疯狂的时刻,想不到网络化的今天,小县城还有这样普及化的场景。这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顺应民情的地摊经济,是老百姓的真实所爱,比形式主义的美丽乡村、围拆造城更让人踏实心安。
二、山村坝坝席
第二天,有幸去参加了邻县武胜县任晓红一家远方亲戚的坝坝席婚宴。这是四川乡村客家宴席的代表,因为当地民俗都是在自家的泥坝露天和院子里办,故得名。
吃惯了酒店大餐的我们亟需这样的土宴精神回补。从亚洲第一宽瀑低坑大瀑布景点出来后,绕着高高低低的山路,我们大约开了一个半小时才赶到主人家。路上还见长了知识,填补了空白。一段很长的 “古城墙”一直在山村高处周围盘绕,我们好像根本开不出这段高高在上城墙。这里也不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查不到古建筑,怎么会有这样的城墙。后来当地人才告诉我们,这是当地的水渠,因为这里地处高坡,不专门修高如城墙的水渠,根本无法灌溉引流,工程量极大。于是感叹,林黛玉再细腻的的心思也想不到种田人的金点子,更理解不了农民们的焦虑和辛苦。
我们也算是远道而去的贵客,见我们到了,新郎新娘全家出动热情迎接我们,并宣布立即开席。在低矮的山坡边,十多桌铁架餐桌全部铺开,一碗碗用不锈钢碗盛满的菜肴陆续登桌,有回锅肉、脑花烧豆腐、软炸粉蒸肉、咸烧白、蒸小甲鱼、凉拌鱼腥草等等。虽然彩色不亮,但是入口入胃。随是冬天,但山风拂面,就着广阔天地,觥筹交错,自有一番别样的情趣。
新郎新娘和我们同桌,新娘来自我们杭州淳安,新郎是本地人,是同学,目前都在杭州科技城工作。婚宴早在城里轰轰烈烈地举办过,今天是来农村老家给亲戚们补办的。房子也是新郎爷爷奶奶的,是那种用石头直接垒成的很低矮的人字架土房。所以说自古人情一样,再穷的泥巴地也能滋养出最现代的人种,再科技的生活也会回归原始的乡土。
酒后,天色暗下,主人家放起了婚礼烟花。噼噼啪啪,几十发烟火腾空而起,响彻山村,星光璀璨,图画夜空。人们欢呼雀跃,静谧的山村一时喧闹光亮无比。我们也爬上高坡,也一起随着一声声爆炸高呼大叫,好不痛快。置身这样的乡村婚礼中,那是大都市里再豪华的鱼翅鲍鱼宴都比拟不了的,乡席自有温情。
不仅仅是坝坝席,小城故事多, 真情在乡村。在岳池任晓红亲戚老家吃过年饭的时候,我们在小路边还看到了一块由当地村民委员会集体立的“大道酬勤功德碑”,上面明确记录了石庙子村、粟家坝村和高垭口村三个自然村合并为高垭村前后,任发中夫妇先后捐赠28盏太阳能路灯和32万元修村路的善事。上刻“我村以前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崎岖泥泞,步履艰难,严重制约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任发中夫妇这种不忘祖训、心系故乡的善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令人敬仰……” 云云。功德碑左右还刻楹联一副“功昭千秋路通人心畅,德泽万民捐资情意长。”此夫妇即为任之父母。不胜感慨,看过很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碑刻和牌坊,但是都不及这块乡村功德碑的文字记录写得真情流露和朴实贴切,希望能好好保护,想多年以后也当是当地一块文物,自可教育后人。
2024.5.11
(孔鸿徳)
责任编辑:马玉熙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