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镇

临海尤溪:文化书房解码乡村振兴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25 16:04: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临海市尤溪镇义城村不仅是全国文明村,更是耕读文化的摇篮,拥有着唐朝时期“义诚乡”的古老建制。近日,义城村文化礼堂内,一座别具一格的义城书房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体验,这座书房是临海市首个乡村书房,也为尤溪镇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

这座文化礼堂由两间老房子与一个旧戏台组成。老房子最早是村里的小学,后来成了棋牌室。房子的每一根石条,都是村里老人从山上背下来的。如今,这些石条成了书房的基石,在这间俄式风情的书房里,每一处都精心雕琢。四壁书架上整齐排列着3000册书籍,其间穿插着村里的风景照,中央是一张宽大的木书桌,桌上花朵小巧精致,纯净素雅。书中全部装上了芯片,村民们可以借阅。

义城书房的落成,让村民们有了新的社交场所。朋友们来访,总喜欢在此小坐,翻阅书中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孩子们也有了新的乐园,可以在书桌旁专注地看书写作业。

“每逢农闲时节,我便走进村里的农家书房。”水果种植大户张进抚摸着书架上的农技书籍,“从《现代果树栽培技术》到《病虫害防治图鉴》,这些书让我掌握了水肥一体化管理、疏花疏果等新技术,我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这间书房就是乡村振兴的瞭望台,党务工作的指挥塔,人在书房可以站在高处,放眼全球。”村书记金龙飞指着书架的《半月谈》《领袖们》这些书籍,“以前要跑到县城新华书店看书才能了解政策动态、时事政治,现在在书房里多看书就能知天下。最近读的《乡村振兴战略解读》,让我对家乡发展有了新思路和新认识。”

据了解,该书房是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的副教授郑红设计筹建的,她作为台州市文化特派员被派驻到这里,在她的牵头带领下,屋子里的摆件大多是就地取材,花瓶是村民家中的酒瓶、酒坛、行军壶,插花则是从路边山上采的野树。这种贴近自然、回归生活的设计理念,使得义城书房成为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空间。

义城书房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建筑形态的创新,更在于其揭示了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当文化空间成为制度创新的试验场、知识生产的孵化器、社会资本的蓄水池时,乡村振兴便获得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这种“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兴业”的实践,为破解“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困境提供了新范式,其经验值得在更广域的乡村场景中复制推广。

郑红表示,她希望通过义城书房的打造,将文化送到村民家门口,让村民们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文化、享受文化。她认为,从“送文化”到“种文化”,要让文化知识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加速美丽乡村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杨笑笑 杨于惠)

责任编辑:张卫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