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盈一社区 “盈聚能”青年议事荟  创新融合型社区流动党员高质量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5-04-29 15:06:5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盈一社区位于萧山区盈丰街道中心地段,东至盈新路,南至市心路,西至五堡河,北至解放河,总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58人,流动人口7822人。现有网格党支部10个,在册党员122人,在职党员58人。辖区内企业及商业店铺众多,流动党员达220人,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型大社区。在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社区遵循“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科学管理、开拓创新”的服务理念,通过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把盈一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健康文明的新型未来社区。社区首创的“盈聚能”青年议事荟,通过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创新了融合型社区流动党员高质量管理的新路径。

“盈聚能”青年议事荟,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社区党委以网格支部为单位,以微网格为切入点,采用上门访问、微信沟通、电话预约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摸排统计,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联系方式、流入时间、流入地址、从事工作等信息。管理上注重“柔性引导”而非强制管理,通过积分激励和情感联结调动党员积极性,社区内划分“红色责任区”,聘流动党员担任“卫生监督员”,“文明先锋岗”,“新居民联络员” ,年度评选“先锋党员”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参与社区管理。同时社区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实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帮扶,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积分申报、任务认领、问题反馈“一键通”。达到了“治理有效”与“群众满意”共赢的良好局面。

“盈聚能”青年议事荟,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至2024年12月成立“盈聚能”青年议事荟以来,社区党委充分利用议事荟平台优势,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并结合社区实际工作深入浅出地进行阐释。尤其是流动党员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等热点话题,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详细阐述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政策导向和未来发展规划,使其切身感受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给流动工作者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新希望。通过青年微宣讲,与会人员紧密结合流动工作实际畅谈学习感想体会,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现象,社区党委还通过议事荟平台,联合钱江世纪城派出所对外卖骑手党员和青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教活动,提升其防诈反诈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流动党员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平凡岗位,奉献无悔青春,以实际行动参与社区建设,实现人生价值。

“盈聚能”青年议事荟,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流动党员就是流量”,是社区治理不可或缺的管理队伍。社区利用议事荟平台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流动党员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区管理。“社区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管理十分重要,网上经常会报道因为电动自行车无序停放引发邻里矛盾的情况。我们在日常巡逻时要多注意一些,加大宣传力度。”流动党员乔永生说,“还有居民在非投放时间段扔垃圾的情况管理难度也挺大。”另一位党员接着说。“是不是可以考虑给外卖小哥开设专用通道?关爱外卖小哥,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流动烧烤摊存在交通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很必要。”流动党员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满是对社区治理的关注。议事荟议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社区管理事项,得益的还是社区。

 “盈聚能”青年议事荟,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社区党委经常为流动党员准备“小惊喜”,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例如,为流动党员颁发精心准备的“政治生日贺卡”,不仅印有温馨的祝福语,还附上了党员的个人入党日期及简短寄语。一张小小的贺卡,对流动党员来说,既是温情、是激励,也是鞭策、是动力。社区党委近期组织的议事荟活动为每位流动党员发放了精心准备的“红心向党”手工衍纸DIY包,内含红色卡纸、贴纸、安全剪刀、胶水等材料。大家纷纷动手,将一块块平凡的材料,通过巧手匠心,逐渐变成了一件件充满创意与情感的红色主题手工艺品。他们精心制作出一幅幅璀璨夺目的“红心向党”摆台,既象征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指引下,人民群众团结一心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也承载着每一位流动党员对党沉甸甸的感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区党委书记周建成说,“盈聚能”青年议事荟给社区带来的变化令人惊喜。社区党委将借萧山区着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有利时机,持续发挥“盈聚能”青年议事荟作用,擦亮“盈聚能”党建品牌,挖掘网格内流动党员能人骨干力量,让流动党员从“流入”变“融入”,“安家”又“安心”,化“流动党员”为“流动资源”,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流动党员的“归属感”。激励流动党员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的同时,也助力他们立足本职发光发热,融入社区带头参与管理,奉献青春造就浙里,双向奔赴成就诗画盈一。(杨伟民 金观芳)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