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建德这片被誉为“全国最佳宜居城市”的灵秀山水间长大的钱宏先生,自幼怀揣家国情怀,虽远赴海外却始终心系故土。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与2021年河南洪灾期间,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儿女血脉相连的家国大义,架起了一座跨越欧亚的生命之桥。
跨国逆行:72小时打通中德抗疫生命线
2020年2月,国内医疗物资告急的警报牵动着海内外游子的心。彼时曾经旅居德国的钱先生与江苏华侨蔡留照先生迅速行动,联合CRB机器人传动公司及德国华侨筹集万余件防护物资。面对欧洲运输封锁的重重壁垒,他们48小时内组建跨国应急小组,昼夜接力攻克三大难关:
通过中国驻德使领馆开辟特别通道,联动中外运、国航建立“柏林-北京”空中走廊 ,创新采用“海关先放行后补手续”应急机制 ,最终仅用15天便将物资送达武汉大学医院、浙江常山县人民医院等抗疫前线,创下民间跨国救援的“闪电速度”。
“当时每耽误一小时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北京海关的特事特办让我们看到祖国的温度。”钱先生回忆道。
与洪峰赛跑:三河围城中的72小时生死时速
2021年7月21日,河南新乡卫辉市遭遇千年一遇洪灾。
钱先生凌晨接到海归圈求援信息后,立即重启抗疫时期建立的应急网络: 联合中华慈善总会胡野萍主任组建30人线上指挥部,8小时内完成数吨蔬菜、万件速食品的全国调集 ,组织多辆重型卡车星夜驰援。当运输车队遭遇洪水截断道路时,卫辉驻京办主任李红雷在齐腰深的水中现场协调,最终通过民政系统接力将物资送达安置点。在83集团军与蓝天救援队等多个民间救援组织和当地民众协同作战下,50万受灾群众安全转移。
“分发物资时,老人们激动的说不出话,那一刻我才更懂什么叫‘血脉相连’。”钱先生动情地说。
家国情怀:从新安江到莱茵河的不变初心
钱先生表示,“当年没能穿上军装,现在能用这种方式保卫同胞,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代人的特殊使命。”
这位放弃德国绿卡毅然归国的侨胞,将儿时的军警梦化作另一种守护,他在两次救援中展现的“全球响应、政企协同、数字赋能”模式,无疑是为民间应急救援提供了创新范本。
从钱塘江畔到易北河岸,从抗疫到抗洪,钱先生的故事印证了:跨越山海阻隔的,不仅是紧急驰援的物资,更是中华儿女深入骨髓的家国担当。这种力量,在每一次民族危难时刻,都会迸发出照亮黑夜的璀璨光芒。(马玉熙)
责任编辑:焦峰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