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浙江江山: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以赴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县域医疗高地  

发布时间:2025-05-13 16:18:3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为破解县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紧扣“强县域、稳基层、优服务”主线,深入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全力以赴打造三省(浙闽赣)边际县域医疗高地,切实让群众享受更加均衡、普惠、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

龙头引领  促进医疗卫生日益完善

硬件升级“加速度”。为解决城区医疗机构设施老旧、空间逼仄等问题,江山市科学布局,整体谋划城区医疗资源,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投资20.55亿元迁建江山市人民医院,目前已全面进入装修及设备装配阶段,将于2025年10月底前完工投用。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已于2025年3月24日开工建设,该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健康影响评价优秀案例。

学科建设“攀高峰”。持续实施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和“百科帮扶”工程,累计建立42个专家工作站,有力提升县域内医疗机构处理疑难杂症能力。江山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医院,创伤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三大中心均通过国家级认证,呼吸与重症医学科、骨科接连获批省临床重点专科。江山市中医院徐首航工作室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该院三四级手术例数在全省33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中排名第四。

技术惠民“降成本”。大力推行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医共体总院、分院协同联动,把县级医疗机构的院内服务延伸到基层,实现“送医到家庭”。2024年,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超1000次,为卧病在床患者提供更换导尿管、造口护理等52项服务。强化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400个检查项目、279个检验项目已实现互认共享,2024年为群众节省费用超81万元。

强基固本  结密基层医疗服务网底

资源下沉“精准施策”。充分借助省级医疗资源,实施“双体贯通”机制,75名省市级专家常态挂联20家乡镇卫生院,定期到乡镇(街道)卫生院坐诊、指导及培训,有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2024年,基层门急诊量同比增长22%,基层中医诊疗人次达24.9万;开设25个固定医疗服务点、80个流动服务点,开展“联合巡诊团+巡回医疗车”服务,定期为群众开展诊疗服务,2024年服务1.38万人次。

基层能力“提质增效”。2024年,江山市成功入围浙江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贺村中心卫生院成功入选浙江省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培育单位。峡口中心卫生院通过衢州市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评价,骨科、中医理疗科业务大幅增长。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浙江省社区医院评估验收,并授牌为高血压达标中心基站;建成11家急救站点(乡镇卫生院)、6家胸痛单元,农村地区急救反应时间缩短近5分钟。2024年群众就近就诊人数增加3万人次,基层床位使用率达70.3%;开设中医夜间门诊,新增4家旗舰中医馆,基层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超35%。

村级网底“焕发生机”。积极延伸医共体触角,全力抓好村卫生室建设及管理。连续3年将村卫生室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投资1.4亿元建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64家;出台多项管理政策,帮助村卫生室年门诊量始终保持在乡镇卫生院的1/3左右,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同时,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立乡村医生中医药技能定期轮训、挂联指导制度,实现了4类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全覆盖。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等方式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配备,补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2024年将2名大学生村医下派到相应的村卫生室执业。

需求导向  驱动医疗服务加速优化

信息互通“一张网”。投资2460万元建设数字医共体,整合影像、检验、心电等资源,2024年全面上线并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统一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信息系统,远程诊断量突破100万例次,有力提升县域诊疗效率。全市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达四级标准,智慧服务评级二级,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率达95%。

打造医防融合“新样板”。江山市成功入选国家级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单位。扎实推进省级“无结核社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规范化区、血防健康科普工作基地建设,建成浙江省首个结核病、艾滋病、丙肝免费诊疗县(市、区);优化调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门诊免费用药目录,开设207个网点为患者供药;推广一站式服务模式,减少患者往返次数和等待时间,2024年惠及3万余人次,财政保障经费达670万元。

探索共富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进“全人全程”健康管理模式,建成142家健康社区、5万户健康家庭,65岁以上中重度失能老人健康管理全覆盖;以群众健康体检为切入口,创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十个一服务”,张贴连心卡10万余张,面对面解读体检报告10万余份,发放《便民手册》11万册;加强医校合作,62所城乡中小学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配备达到全覆盖。

人才强基  增强医疗发展内生动力

引才“不拘一格”。出台人才新政,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在人才补助、住房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已成功引进江山籍博士一名,成为衢州市首个引进卫技专业青年博士的县(区),2019年以来共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才60人。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送教下乡”,53名医护人员攻读在职研究生。

育才“精准滴灌”。深化“山海”提升工程结对关系,以重点托管科室和三大临床救治中心建设为抓手,全力培养本地骨干医生。启动实施“百医进修、百师带徒”双百行动,分批安排一线临床医务人员向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并依托医共体,以中医、急救、心血管、内分泌等领域为重点,安排县级医疗机构医生带教乡村两级医生,现累计培育浙江省医坛新秀5名,衢州市名医专家7名,江山市名医专家25名。

留才“厚土扎根”。2023年,创新出台“阳光分配”“阳光调动”实施办法,优化基层医务人员职业上升通道,目前已完成14名基层医务人员选调进城,39名新入职人员按能分配。按照“以岗定责、以岗定薪、以量定酬”的思路,全面推进医疗机构薪酬制度改革。其中,乡镇卫生院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政策要求,收支结余的85%用于绩效分配,院内职工收入的最大差距可达3倍,真正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周顺福)

(作者周顺福,系浙江省江山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