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缘起ZUI杭州·宋代文人的杭城吟咏

发布时间:2025-05-19 14:29:43 推广 来源:杭州社科发布

北宋时期,杭州经济繁荣,文化兴盛,享有“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在南宋定都临安之后,杭州更是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因此,作为两宋时期南方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杭州吸引了大量文人南下,在此进行诗词与绘画等艺术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杭州文化的繁荣,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的风貌;同时,杭州也成为诸多文人践行士人精神的见证地,他们在此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作贡献。今天,让我们跟着《缘起ZUI杭州》,回眸两宋杭城,品味文化精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宋时期,杭州城的繁荣促进了众多文人创作与其相关的艺术作品,反映杭州社会生活,记录杭州城市风貌。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来到杭州拜访杭州知府的孙何。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用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物阜民康、充满活力的杭州城,令人心驰神往。北宋时期,杭州(当时称为“钱塘”)是两浙路的首府,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柳永作品中提到的“三吴都会”凸显出杭州在吴越地区的核心地位。据史料记载,北宋中期杭州人口已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词人也在词中描绘了当时杭州宏大的城市布局和人口规模。同时,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商贸中心,杭州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贸易发达。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茶文化尤其兴盛。官窑青瓷茶器是当时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南宋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南宋官窑青瓷以其釉色莹润、造型典雅而闻名,深受文人雅士和宫廷贵族的喜爱。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提到的“分茶”一词,反映了南宋文人注重生活细节,把品茶一种日常活动的生活方式。

士人精神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化人格。在两宋时期,杭州成为众多文人实践这一精神的重要场所。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于熙宁四年(1071年)和元祐四年(1089年)两次出任杭州。在第二次出任杭州时,苏轼担任知州(地方最高长官)一职。面对西湖严重淤塞的挑战,苏轼积极主持疏浚工程,利用挖出的淤泥修建了一条长堤,这就是现在著名的“苏堤”。如今,苏堤不仅是重要的水利设施,而且也成为了西湖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在民生工程领域,苏轼主持修建了“六井”系统,有效解决了杭州百姓的饮水难题,也成为古代城市水利建设的典范。此外,苏轼还在民间创办了“安乐坊”,为贫病者提供免费的医疗和药物,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立医院雏形之一。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让苏轼深得百姓爱戴,同时也生动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情怀。

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南下进攻,其主力部队占据了皋亭山,对临安(今杭州)构成直接威胁。此时面对水深火热的战争局势,大部分官员选择弃城逃亡,甚至有不少人甘愿屈膝投降元军,背弃家国。在此危急时刻,文天祥挺身而出,果断承担起抗元的重任。据《宋史》记载,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全面负责抗元军事指挥工作。面对元军首领的多次劝降,他明确表示拒绝,更是提出了“一死报国,在所不惧”的主张,这种不屈不挠的士人精神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气节的象征。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西湖的苏堤上,或在博物馆中欣赏南宋官窑的青瓷茶器时,依然能感受到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时间流转,岁月变迁,但杭州的文化脉络从未中断。在这些文化精神的感召下,后人将始终铭记杭州在宋代的辉煌,并不断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他们以传承与创新为笔,推动杭州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闪耀,续写着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

注:本系列为杭州市社科联人文社科普及展播成果,由市社科联联合杭州师范大学智库"中外文化遗产比较研究中心"及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郭景华团队共同推出,系校地协同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