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中宝科轨道通过新质生产力实现技术迭代推动传统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

发布时间:2025-05-26 14:53: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厂区轨道穿空行,车间焊接气象新。

近日,报道组走进中宝科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看到厂区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据公司董事长崔宝科介绍,公司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之下,以“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与绿色能源系统服务商”为核心定位,聚焦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化、运维数字化、能源清洁化三大方向。通过新质生产力实现技术迭代推动传统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形成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开拓特种设备游乐设施领域,形成“轨道交通+文旅装备”双轮驱动模式。

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刘山路3-1号,是一家专注于轨道交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轨道交通解决方案。公司业务范围涵盖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并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目前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研发团队,与多家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成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修理、检验检测和设计等许可项目,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技术服务和技术开发等一般项目‌。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员工队伍。

5月17日,报道组与崔宝科戴上安全帽一起走进生产加工车间,现场崔宝科围绕公司提升新质生产力与公司战略融合做了介绍。公司在新质生产力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重点:一是技术升级。比如将轨道交通的精密制造技术平移至游乐设施研发,首台大型游乐设备已完成样机试制,正在试运行阶段。二是模式创新。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运维系统,降低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公司已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级资质,未来会持续深耕两大板块,既服务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也赋能文旅产业升级。

 在交流中,崔宝科特别强调,公司在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战略融合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

 1) 技术转化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传统轨道交通设备向全自动运行、智能运维方向迭代,例如在列车控制系统、故障预测等领域实现技术落地。

2) 产业链协同: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攻关核心技术(如车轨通信、牵引传动、新能源应用),形成“研发-生产-服务”闭环生态,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3) 人才储备:建立专项团队深耕全自动运行、车轨协同等前沿领域,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崔宝科针对公司未来发展,在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规划,他认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攻关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向:

 1) 自动驾驶技术深化:围绕列车自主运行控制展开研发,重点突破环境感知与决策算法,目标是实现列车在复杂场景下的精准启停和应急处理,提升运营安全性和效率。

2) 新兴能源系统集成:探索氢能、储能电池与传统供电方式的融合方案,优化能源管理策略,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轨道及转向架形式创新:针对多场景运营需求,研发兼容性更强的轨道结构与转向架系统,以适应不同线路条件,提升车辆通过性和运行平稳性。

据了解,近期中宝科突破性成果体现在“叠轨”产品的研发上。该产品通过模块化轨道设计,实现了同一线路兼容多种车型运行的技术论证,目前样机正在试制阶段,试制完成后将进行线路适应性测试。这一创新有望降低轨道建设成本,提升线路利用率,为未来轨道交通的灵活运营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公司的相关产品“扬帆出海”提供了品质保证。(中国报道·聚焦长三角推进新质生产力报道组 薛俊棋 邵文超 吴品睿 余岚)

责任编辑:薛俊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