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迈向深水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简称 “浙经院”)凭借创新实践打造出独具影响力的 “经院品牌”。6 月 13 - 15 日,在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上,浙经院分享 “双能三融合” 课程改革方案; 6 月 13 - 14 日,该校两位教师以专家身份亮相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师(教练员)培训班进行授课指导。从教学体系革新到专业技能培训,浙经院以双线突破的亮眼表现,成为职业院校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样本。
6 月 13 - 15 日,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部主任培训班在交通大学霍英东体育中心盛大启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 760 余名高校体育部室主任齐聚一堂,共探体育教育创新路径。浙经院体育部沈海伦老师作为全国仅两所受邀交流的高职高专院校代表之一,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圆桌论坛上,系统阐释了学校 “双能三融合” 教学体系的创新实践。
沈海伦直言,当前高职体育面临 “与本科教育同质化”“职业岗位需求脱节”“学生体质下滑” 三大困局,唯有打破传统框架方能破局。浙经院以 “运动技能 + 职业技能” 双能为核心,深度推进 “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运动技能与岗位技能、体育精神与职业精神” 三融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构建起分层递进育人体系:一年级通过 “三自主” 选项教学,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夯实技能基础;二年级紧扣职业标准,开发如物流专业搬运体能训练、财经专业肩颈康复训练等校本化职业体能课程,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场景无缝对接;全学段依托体质干预课和 “教学 - 竞赛 - 岗位” 实践体系,精准匹配学生成长与职业发展需求。此外,学校创新 “德勤能证” 四位一体评价体系,量化课程思政与体育行为,融合技能等级标准与职业资格认证;打造 “一体两翼” 课程资源平台,以 “积分银行” 激励机制,确保 “每天锻炼一小时” 落地见效。浙经院的改革方案,为高职体育突破同质化困境、服务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6 月 13 - 14 日,2025 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教师(教练员)培训班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班,吸引了全国近 70 所高校 80 余名师生参与。浙经院体育部王琛和张泽铖两位老师作为专家受邀出席,为培训班带来了高质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王琛老师深度解析《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评分指南规则》,系统开展全民规定等级套路教学;张泽铖老师则聚焦有氧舞蹈规定套路,通过现场示范、动作编排指导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两位老师对全民健身操新规则的解读深入浅出,教学内容兼具针对性与实用性,有效提升了与会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水平。
这两场高规格活动,分别聚焦体育教学改革与专业技能提升两大领域,浙经院在其中的深度参与和经验输出,充分彰显了 “经院品牌” 在高校体育领域的专业实力与影响力。未来,浙经院将持续深耕体育教育改革,与全国高校携手,进一步擦亮职业教育特色名片,为学生健康成长与职业发展赋能,助力高校体育在人口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价值。(苏礼彬 陈红松 莫月红)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