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宁波: 创新“个体化+数智化”体重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5-06-17 16:12: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宁波,简称“甬”,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6月12日,浙江省卫健委组织的2025年“健康浙里行”体重管理年媒体采风组来到宁波采访。中国报道同来自中央、省级等10余家新闻媒体的同行们一起,实地调研考察了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等地。亲身感受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健康管理领域“十年磨一剑”,创新“个体化+数智化”体重管理宁波模式的10年历程。

十年只争朝夕,十年不负韶华。过去十年,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走出了一条多学科全流程肥胖人群健康管理的创新之路。

早在2015年,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由励丽主任医师领衔,成立了宁波市肥胖俱乐部,是宁波市首个也是全国领先开展多学科全流程肥胖人群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之一。

医院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主动开展围绕肥胖人群的个性化干预治疗技术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营养指导、定制化运动方案以及心理健康支持为特色的科学体重管理“宁波模式”,为肥胖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通过10年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这一模式获评“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体重管理优秀案例”,并连续三次斩获全国“医学营养减重教学优秀单位及个人”称号。

周宇柯,今年刚刚25岁出头。半年前还是230斤的“胖胖”,如今已是158斤的帅小伙一枚。去年10月慕名前来就医。团队帮他检查了各项指标后发现肥胖已经让他的身体出现痛风和三高等病症,于是推荐他参加健康减肥训练营。健康减肥训练营是一个远程管理“胖胖”的组织,在医院营养师和运动师对他进行了系统化的检查后,专门为他设计一套个性化的饮食运动指南,让“胖胖”能正确进行日常生活锻炼和饮食搭配,并每天在线上或者线下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和沟通交流,他也按着医生指导的方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奇迹出现了,他从230斤减到158斤,成功完成蜕变。他说,这半年多来,我能减肥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个人的努力坚持,医生的科学规划,家人的积极鼓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医生的科学指导让我们能用健康的方式去减肥,家人的鼓励让我增加信心,还有就是自己的坚持,只有自己认识肥胖已真正的危害到身心健康才会坚持减肥。他的切身体会也让大家明白了健康管理医生为什么要和“胖胖”长时间的交流,目的就是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减肥方案,双方配合才能完成“胖胖”健康管理的全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健康管理团队还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展开合作,在浙江省内首创将健康生活方式带入校园应用于青少年儿童的体重管理中,在2022年立项的浙江省卫生健康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效果以及优化干预策略》中对宁波市6所小学的新三年级164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对照干预研究。经过为期一学年干预,干预校整体超重肥胖率下降明显;与对照校相比,干预校的超重肥胖学生不仅BMI下降显著,脂肪肝的状况也明显好转,学生和家长的健康体重意识也有所加强。

医院健康管理团队的科普工作亦成果丰硕,原创科普文章300余篇,出版《跟随医生科学减重》、《肥胖科普100问》等热销书籍,成功登上央视《读书》栏目,通过融媒体矩阵立体宣传,惠及数万群众。

近年来,医院还积极响应健康宁波行动等要求,立足“健康体重”这一慢病防治的主战场,通过数字疗法、健康生活方式研究的进一步整合发展,将这一可推广复制的成熟模式向全省、全国推介,截止目前,已有累计超350家全国各地医院、疾控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单位来院参观交流学习,其中已有53余家医院与团队展开深度合作,形成符合当地实情的基层健康减重新模式。

“7+3(戚家山)”模式是目前医院健康管理团队运行成功的典型案例之一。7+3全流程前中后管理,实现体重管理从量变到质变。针对社区居民开设体重管理门诊,通过医防融合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针对超重/肥胖这一“多病之源”,引入医学减重理念,启动家庭医生团队多学科强化生活方式联合干预治疗。通过调查、评估、运动、饮食、行为、监测和评价7大模块,围绕3条主线:(1)多学科团队联动,强化家庭医生协作;(2)全方位关心关怀,关注患者生理及心理;(3)全流程管理,实现健康状况从量变到质变转化。形成了“7+3”(戚家山)式健康体重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为止,“7+3”(戚家山)已为267位超重/肥胖患者提供医学体重管理指导和多学科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缓解20%,脂肪肝严重程度减轻30%,慢性病药物使用量减少40%,减轻了医疗负担,延缓了慢性疾病发展。

去年,北仑区第一届健康减重大赛由“7+3(戚家山)”中心承办。历时56天,帮助来自11个街道的110位选手,人均减重7.21%。有22位选手实现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的逆转或控制达标,该活动获得了广泛好评。

据北仑区卫健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仑区作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方位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区居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创新构建“医防融合、多元协同”的体重管理体系。目前,全区60%(人民医院、二院、中医院、滨海、戚家山、大碶、霞浦、春晓、灵山共9家)公立医疗机构已开设体重管理门诊。全区93%公立医疗机构已常态化开展中西医结合特色减重项目。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的《情绪价值“双向奔赴”式7+3体重管理门诊探索模式》是北仑区卫健工作的一个缩影。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行动,2024年12月,宁波市卫健委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宁波市体重管理指导中心”,负责全市体重管理的业务指导工作,标志着宁波体重管理工作迈入新阶段。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负责人表示,医院健康管理团队门诊10年来坚持不懈非常不容易,令人感动。如今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体重管理年活动的重点任务分解细化,配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依托浙东地区糖尿病专科联盟、市体重管理指导中心平台,为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科学规范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业务和人才支撑。并积极和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继续携手凝练打造体重管理的特色亮点工作模式。(杨伟民)

责任编辑:马玉熙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