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眼镜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6月20日,中国眼镜产业“大国工匠 互聘共享”促共富活动暨浙江台州眼镜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会在浙江临海举行。
专家学者、大国工匠、行业精英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擘画眼镜产业向“智能创新”跃升的新篇章。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王娇萍,浙江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吕志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郭永新,台州市委副书记苗伟伦,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分党组成员王宏伟,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副部长王斌,浙江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陆英,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颜邦林,台州市政府副市长杨玲玲,中国眼镜协会驻会副理事长江波和我市领导张招金、陈荣世、陈建波、林敏、阮顺富、赵长江、卢才超等参加。
本次活动在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浙江省总工会指导下,由台州市总工会、中共台州市委人才办、中共临海市委和临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临海市总工会、中共临海市委人才办、临海市杜桥镇党委和临海市杜桥镇人民政府承办。
王娇萍指出,台州眼镜产业是浙江民营经济“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广大产业工人“匠心坚守、创新突破”的成功实践。要锐意创新,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民营企业家继续勇于创新、做强实业;产业工人继续主动学习钻研新知识、新技术。要笃行实干,展现产业工人新作为。以劳模工匠为示范,以技能提升为重点,引导产业工人加快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转变。要奋楫争先,谱写助力共富新篇章。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定发展信心、广泛凝聚人心,加强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以民生温度彰显共富厚度。
苗伟伦在致辞中热烈欢迎各方来宾。他指出,台州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眼镜产业链中的重要生产基地,真正诠释了“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一群工匠富足一方百姓”的台州模式。当前,全球眼镜产业正迎来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机遇期,台州将以承办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院士专家、工匠学者与企业,积极构建跨区域人才互聘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难题共解、人才共育,推动“台州制造”向“台州智造”跃升,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台州力量。
临海市委常委、杜桥镇党委书记林敏和AI助手介绍临海眼镜产业发展历史与未来展望。
活动聚焦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方向,推出一系列突破性举措。现场率先启动眼镜产业人才“互聘共享”仪式,获聘的6名高水平人才将打破企业壁垒,促进技术智慧在产业集群内自由流动,为中小企业破解“人才瓶颈”提供助力。
随后,台州市眼镜产业链“工匠学院”、台州市眼镜产业链“人才共享”驿站、浙江省光学学会临海服务站进行了集中授牌,标志着三大人才培养平台正式落地。
掌声雷动中,台州眼镜产业创新联盟宣告成立,浙江省光学学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东华大学检测实验室等10家单位将协同攻坚技术研发、技能培训、质量检测、品牌升级、市场拓展五大领域,为眼镜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临海市康波眼镜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波说:“这次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产业协同的力量。‘互聘共享’机制帮助我们获得顶尖技术专家的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使高校成果快速转化到产线;工匠学院解决了人才供给难题。有了这么多强劲的援助力量,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活动现场还宣布设立临海市人才科创基金,并进行五项战略合作的集中签约。
活动结束后,现场还召开了眼镜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求对接会。
活动会场内气氛热烈,会场外的台州眼镜产业展区同样人头攒动。参会者穿梭于三大主题展区,近距离感受台州眼镜产业蓬勃的创新活力与丰硕成果。
在“两新”融合战略牵引下,产业创新的强劲脉动清晰可见:盈昌集团斥资4000多万元打造的日产2万副镜片新生产线正式投产,全国AI儿童眼镜生产基地成功落地签约,大光明眼镜通过技改使老年光学眼镜产能提升50%,亚妮眼镜稳居各大电商平台潮流眼镜销售榜“TOP10”……“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和“国家级眼镜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这两大“国字号”招牌,正焕发出新的璀璨光彩。
作为全国眼镜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杜桥镇正通过系统性举措,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赋能生态。近年来,杜桥镇建成并运营中国·杜桥眼镜城、小微眼镜创业园、“镜享未来”综合服务平台等“一城多园”产业载体,首创并成功举办全国眼镜产业人才创业创新大赛,对接高原需求在拉萨设立“高原护目镜”实践检测基地拓展产业应用场景。引入专业服务机构“长江创服”提供定制化企业服务,促成与浙江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等20余所高校深度合作攻关技术难题,组建眼镜产业“共享人才”智库盘活智力资源,组织企业赴高校开展眼镜专场校园招聘会精准引才。全方位支持台州(杜桥)国际眼镜展做大做强,打造行业盛会;着力塑造“杜桥眼镜”区域公共品牌,并在上海国际眼镜展设立专区强势亮相,打响区域名片;在杜桥国际眼镜城创新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便利化服务,提升国际化购物体验。
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主推手”,临海市总工会联合杜桥镇围绕组织链、技能链、权益链构建“三链融合”产改模式,以“党建铸魂、技术赋能、服务暖心”为路径,为眼镜产业智能化升级、高端化突围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组织链上,组建3个眼镜产业链产改联盟,创新“共享人才官”机制,助力企业斩获专利440项,降本超900万元;技能链中,打造“镜享未来”综合服务站,并联合高校实施“订单培养”,引进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68人,培育技能人才1100余人;权益链端,参与制定《行业性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规范》,覆盖职工6.3万人,实现“职工收入高起来、企业规模壮起来、产业发展强起来”正向循环。
三链协同发力下,真正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推动眼镜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跃升。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临海市将紧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时代脉搏,全面开启产业升级新征程。
依托台州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临海市正加速探索AI科技与传统眼镜产业的深度融合,全力构建“眼镜+科创”“眼镜+文旅”“眼镜+赛事”“眼镜+光电”等多元发展新赛道。
未来,临海市将持续培优产业链、激活创新链、厚植资金链、延伸人才链,推动眼镜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创新”的华丽蜕变,着力打造AI眼镜创新策源地、高水平人才首选地、“两新”深度融合新高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让眼镜产业成为临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叶婉贞)
责任编辑:张卫飞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