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春风化雨:基层调解中的语言艺术

发布时间:2025-06-26 16:57: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江南孝丰北街社区—孝爱和事坊的调解室里,调解员老李凝视因空调外机漏水结怨二年多的两户人家。窗外玉兰在风中舒展新叶,他轻叩茶盏:“咱们先聊聊空调滴水之前的事吧?”

李婶脱口而出:“当年孩子发烧,是张师傅连夜开车送到医院。”张伯绷得紧紧的肩膀松下来:"上个月暴雨还帮我收过晾晒做中药。"老李捕捉到双方眼中闪过的暖意,将茶杯推到两人中间:“这茶盏是前年火灾时,你们合力从火场中抢出来的青瓷吧?”

双方陷入了回忆,老李取出调解日志:漏水纠纷已经调解了七次,但两位主动为孤寡老人送餐七十多次,合力扑灭火灾二次。他指着墙上“模范邻里”的锦旗:“今天咱们不讨论对错,就想想让这面旗子重新亮堂起来?”

冷静了一段时间后,张伯伯主动提出承担维修费用,李婶坚持分担半数。老李知道,化解矛盾从来不是是非对错的判定,而是唤醒共同记忆的温言。就像他总说“调解不是用道理劈开坚冰,而是用温度让寒霜化作春水。”

当调解员放下评判者的姿态,转变成记忆的打捞者,那些沉淀在岁月里温暖细节,就会像春天里的溪流,自然消融隔阂的冰棱。这种以情动人的对话智慧,正是千年“无讼”理想的现代表达。(苏礼彬 李三山)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