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小型水库如何“智能升级”?宁波江北打造“智慧水库”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6-27 14:24:2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6月26日,烈日炎炎。在宁波市江北区英雄水库,碧波之上跃动着科技的光芒。

在大坝安全监测点,毫米级精度的边坡雷达监测系统,如同大坝安全的“哨兵”,实时捕捉着细微变化;无人机巡查演示区,自主巡航的“空中卫士”将高清画面实时回传,大幅提升巡查覆盖面和效率;埋设在水库坝底和坝肩的总共20个监测站点成为白蚁监测智慧系统的“眼睛”,24小时在岗观察,一旦发现白蚁,及时向后台报警。

在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演示了小型水库智能管护平台。水雨情、溢洪道下游自动预警等工程安全的功能模块汇聚一屏,海量数据实时分析,预警信息清晰直观。

当天,宁波全市小型水库智能化管控现场会在此举行,50多位行业代表观摩了英雄水库智能管护专项平台,大家在啧啧称赞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小型水库如何实现智能管控的思考。

宁波市现有363座小型水库,分布广、基础相对薄弱,是每年汛期各地防范的重中之重。

目前,除江北区率先突破,采取县域统管外,多数区(县、市)仍停留在物业委托管理的阶段。

“现有模式下,管理标准不一、专业人才短缺,智能化更无从谈起。”与会专家剖析道。

“管理‘碎片化’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传统手段滞后于现代化精细化需求。”宁波市水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北区创新实践的“县域统管+数智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为全市小型水库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可复制的样板。

江北区模式的核心在于管理体制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在体制创新方面,目前已完成辖区内英雄、毛力等4座小(一)型水库由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下步继续深化将小(二)型水库一并纳入,打破原先各属地乡镇、街道分散管理的壁垒,实现资源整合与规模效应;

在人才创新方面,夯实管理根基,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为智能化应用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实现人技协同;

在技术创新方面,赋能管理升级,深度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一体化智能管护平台,实现对水库全天候、全要素、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和智慧化决策。

“通过水库专业事项县域统管,不断优化激发资源整合效应,通过技术赋能、智能聚合提升管理能级。”江北区慈江灌区负责人蔡博文说。

蔡博文表示,县域统管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还改变了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从依赖经验的“看水员”,转变为掌握并运用数据的“技术员”,管理效能得到质的提升。

宁波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小型水库现代化管理,是下步工作的重点,要与水利“十五五”规划深度结合,把小型水库智能化建设纳入规划重点项目,强化顶层设计与持续投入,引领小型水库管理智慧升级。

一是建立标准,依托水库矩阵管理和自动化监测手段,建立水库日常运行元素化管理标准,持续加强水库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二是智能聚合,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市级管理平台,整合纳入各区(县、市)智能管护平台,强化市县两级对水库的日常运行监管。

象山县农村水利服务中心主任汤聪巧表示,将积极借鉴江北模式,着力打造区域性的智能管护水库集群。(张小飞 陈飒)

责任编辑:周雪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