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以汩汩温泉闻名遐迩,吸引着八方来客。而在宁海森林温泉景区深处,一颗镶嵌在翠谷间的“明珠”——温泉山塘,正悄然点亮一条“共富灯河”,用一泓活水映照出百业兴旺的新图景。
宁海温泉山塘
在温泉山塘湖心亭畔,上海游客林女士举着手机连声赞叹:“昨晚‘卧龙湿地’的星空灯海刷爆了朋友圈,没想到白天的飞瀑索桥更惊艳!”
这座库容仅9.5万方的山塘,正以“生态共享”的钥匙,开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振兴之门,政府筑巢引凤,资本闻风而至,百姓共享活水,绘就一幅人水和谐的共富长卷。
“山塘改造前,游客到瀑布边拍张照就走,留不住人。”站在焕然一新的"银蛇飞瀑"观景台,南溪村支部书记张榢水深有感触。通过“三通八有”安全筑基、景观再造,废弃景点变身网红打卡地——高空索桥凌空飞渡,湿地昼夜双景切换,电影《春天的马拉松》在此取景后,游客量增加40%。
村民老陈端着茶缸笑指湖面:“以前山塘就管蓄水,现在成了景区‘大客厅’!城里人来看灯、拍婚纱照,我家小卖部夏天一天能卖百来根冰棍。”
在轻餐饮温泉体验中心玻璃房内,90后店主洪文武正调试韩式烤炉:“投资方看中的就是‘山水+时尚’的化学反应。五一期间客流量爆满,山泉水泡的咖啡每天卖出300杯。”
宁海温泉山塘
业态准入的精准管控成为关键。“我们像守护温泉眼一样守护生态红线。”景区管委会主任任慧娜介绍,所有项目必须通过“生态滤网”,投资500万的“卧龙湿地”保留原生植被,野奢营地采用可拆卸装置;网红“野谷咖啡”虽不足百平,却以单日营业额2万元验证了“轻触式开发”的爆发力。
“现在守着山塘就是守着聚宝盆!”村民张长水的泉韵民宿今年新增了5间房。随着摄影基地、露营营地落地,他家年收入从3万跃至15万。更让她自豪的是,在宁波工作的儿子返乡办起山货直播店,“年轻人回来,村子才有魂”。
民宿窗外的山塘大坝
宁海温泉山塘从2023年创建美丽山塘开始,每年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带动周边农家乐年增收约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连续突破百万。
“生态账本越厚,民生红利越实。”张榢水指着坝下新修的柏油路:“村里的路灯、养老中心的建设资金都来自这泓活水。”
当无人机掠过山塘,翡翠般的湖面串联起湿地栈道、星光露营区与笑语喧哗的轻食中心;当上海游客林女士把湿地星空照设为手机壁纸时,山塘的清泉已淌进千家万户的心田。这曲青山作幕、碧水为弦的共富交响证明,最美的生态共享,是让百姓在鸟语花香中听见财富流动的声音。(张小飞 )
责任编辑:周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