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石山头村,蝉鸣声声,绿意盎然。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在石山头村村文化礼堂热闹开启。活动以“暑期不打烊,垃圾分类趣成长”为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环保知识,悄悄播下绿色的种子。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咱们村的河水清不清?路边的花儿美不美?”活动一开始,志愿者就用亲切的乡音和孩子们拉起了家常。“清!美!”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回荡在礼堂里。“那要是垃圾到处乱扔会怎样呢?”志愿者顺势引导,“河水会变黑,花儿会枯萎哦!”孩子们顿时皱起了小眉头。“所以我们要学会垃圾分类,保护美丽的家乡!”简单的对话,让孩子们瞬间明白了活动的意义。
接着,志愿者拿出四个颜色鲜亮的垃圾桶模型,对应着村里刚设置的分类垃圾桶。“蓝色是可回收物桶,像村里的废品爷爷,能把废纸、塑料瓶变成新东西;绿色是易腐垃圾桶,菜叶、果皮放进去,能变成肥料滋养庄稼;红色是有害垃圾桶,专门收废电池、过期农药这些‘小坏蛋’;灰色是其他垃圾桶,装不好处理的垃圾。”” 志愿者边说边举起村里常见的物品举例,“咱们吃剩的玉米棒该放哪?”、“用完的农药瓶呢?”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抢答声此起彼伏:“玉米棒放绿桶!”“农药瓶放红桶!”现场气氛热烈极了。
热闹的要数趣味投放比赛。孩子们分成“向日葵队”和“小树苗队”,拿着硬纸板做的“垃圾”模型,争先恐后地为它们“找家”。小虎先把“废塑料瓶”投进蓝桶,赢得一片掌声;有个小男孩误把“香蕉皮”扔进灰桶,队友们急忙提醒:“错啦!香蕉皮要进绿桶,它能变肥料!”在欢声笑语中,垃圾分类的知识不知不觉就记在了心里。
活动结束时,村委会的志愿者宣布:“每个孩子都是赢家,因为你们学会了给垃圾‘找家’!”孩子们手捧垃圾分类宣传画,蹦蹦跳跳地回家,迫不及待要当家长的“小老师”。这场活动不仅让垃圾分类知识扎根孩子心中,更让守护家乡的种子悄然发芽。村民们笑着说:“娃们懂事了,咱村的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场 “暑期不打烊” 的活动,石山头村的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点滴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小的环保卫士们,一定会让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村更美!(曹俊杰)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