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桐乡市学前社区与康泾社区携手点燃环保热情,“蓝智‘焕’安,分类智换”主题活动在光大城市花园火热开场!现场化身为一座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分类“智焕实验室”,让居民手中的废弃物经历了一场神奇的“变形记”,在智慧互动与巧手实践中,解锁了绿色生活的全新玩法!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三个精心设计的区域成为居民探索“垃圾变形”奥秘的实践场。
在可回收物“价值再生”工坊,居民们络绎不绝地将家中积攒的废旧纸板、塑料瓶、易拉罐等带来。由两社区物业人员组成的“前泾”蓝智队队员化身“分类使者”,熟练地进行分类、精准称重并登记积分。看着原本占据空间的“废品”瞬间转化为清晰的积分数字,居民们手持积分卡,兴致勃勃地在兑换台前挑选自己心仪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洗衣液、肥皂、环保袋等。“真没想到这些旧东西还能换这么多实用的,以后分类更有动力了!”一位刚兑换完物品的居民高兴地说。实实在在的回馈,让“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变得触手可及。
旁边的垃圾分类咨询宣传区同样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这里不仅设立了专业的垃圾分类咨询台,志愿者结合宣传展板讲解可回收物分类知识并耐心解答居民日常分类中的“疑难杂症”,比如电子产品、过期药品等特殊垃圾的归宿,并发放了图文并茂、易于理解的宣传手册和倡议书。而最受欢迎的环节莫过于“垃圾分类卡片模拟投放挑战赛”。大人小孩齐上阵,手持印有各种垃圾(如鱼骨头、废旧灯管、快递纸箱、用过的纸巾等)的卡片,在迷你分类桶模型前仔细辨别、精准投放。每一次成功的“咚”声落地伴随掌声,每一次误投则引发热烈讨论和知识普及。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复杂的分类规则被成功“解码”,化作了居民们牢记于心的生活常识。
整个活动的高潮无疑在分“焕”新生智造工坊。这里首先开启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微课堂”。社区桐先锋志愿者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分类背后的深远意义并传授了实用的分类技巧和投放秘诀。紧接着,现场变身为灵感迸发的手作天地!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居民们,尤其是亲子家庭,全情投入,利用废旧硬纸板、塑料瓶等材料,开始了一场神奇的“再造”之旅。剪刀飞舞,胶水粘贴,彩笔描绘…平平无奇的废旧纸箱和塑料瓶,竟“脱胎换骨”为威风凛凛的迷你消防车和消防栓!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消防车模型奔跑欢呼,废物在指尖重获“新生”,环保理念也随之深植人心。
本次“蓝智‘焕’安,分类智换”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智焕实验室”模式——以积分驱动激发参与热情,用游戏互动破解知识密码,靠手作实践见证资源魔法,将垃圾分类从理念宣导升级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社区实验。学前社区与康泾社区以看得见的实惠、摸得着的乐趣和充满成就感的创造,巧妙打通了垃圾分类从“认知”到“行动”的最后一公里,让分类习惯在兑换的便捷、游戏的快乐和手工的惊喜中自然养成。这场关于“垃圾变形”的社区实验,精彩落幕,但其点燃的绿色星火,将持续照亮家园的美好明天。未来,学前社区和康泾社区将继续携手开展形式新颖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真正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曹俊杰 沈逸凡)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