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关键抓手。今年以来,崇福镇以“三增一降”工作目标为指引,聚焦易腐垃圾分出率提升,有序推进其他垃圾减量,规范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收运,常态化开展宣传工作,实现农村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一、强化管理,提升易腐垃圾分出率
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分类动态督导机制,通过“周通报”制度,每周一定期公开各村智慧收运参与率及易腐垃圾收运量数据,组织召开全镇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结合实地调研摸排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实现所有行政村易腐垃圾稳定收运,且分类质量达标率显著提升。组建专职的宣教队伍,系统开展入户宣传、分类指导等工作,并针对分类不规范居民实施“一对一”精准劝导,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
二、科学清运,助力其他垃圾减量化
围绕“规范收运、减量处置”这一核心理念,招标引入浙江德瑞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立足26个行政村实际,科学划分为五大收运区域,并合理规划收运路线和频次。2025年上半年农村其他垃圾共收运较上年同期下降15%。
三、应收尽收,打造全域收储运体系
针对农村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散、回收链条长的特点,着力打通“收-储-运”闭环。一方面织密回收网络,建立镇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19个村级站点,有害垃圾则共有114家村级小店参与收储,再由指定收运单位定期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另一方面,推行积分奖励制度,村民通过交售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获得相应积分,可至指定商店直接进行消费。今年上半年针对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共发放积分24404.6分。
四、注重实效,常态化开展宣传工作
各村依托节假日等特殊节点、民风民俗等特色文化,以不同年龄段村民们的需求和特点为切口,探索“手工+分类”、“文艺表演+分类”等新活动形式,吸引村民广泛参与,让分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进而营造出全民分类的良好氛围。今年上半年共举办各类主题活动48场,开展入户宣传约110次,参与村民达8700余人次。
接下来,崇福镇将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聚焦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提升,持续探索垃圾分类提质增效新路径,构建起符合农村特点的、具有崇福特色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曹俊杰 沈逸凡)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