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浙西山区的开化县齐溪镇丰盈坦村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近日,获悉这个曾经有名的“空壳村”,如今以年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的亮眼成绩,成为山区共富的标杆。蝶变背后,是该村党支部书记程义法与衢州市民政局下派村第一书记郑文明的携手担当:他们以生态为笔、产业为墨、治理为基,在钱江源的青山绿水间,勾勒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富之路。
一药两茶:全链激活的共富引擎
“乡村振兴,产业是骨。”立足钱江源国家公园“绿水青山”的生态禀赋,程义法与郑文明精准锚定“一药两茶”(“一药”指百亩中草药,“两茶”指百亩茶叶、百亩油茶)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让特色产业成为撬动共富的核心支点。

茶叶产业率先破壁。丰盈坦村有村集体和村民茶园600亩(其中村集体100亩),生长在天然氧吧的茶叶品质上乘,做好茶叶文章潜力巨大。在两人带领下,成功探索“村合作社+国企+村民”的共富模式,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村民负责标准化种植管理,村合作社统筹采摘和加工,国企浙江龙顶茶叶集团打通高端销售渠道。今年上半年,“丰盈茶香”共富工坊茶厂产出中高端红茶、乌龙茶等1.5万斤,带动周边2个村集体和8个村200户村民增收95万元,让“好生态出好茶叶,好茶叶卖好价钱”成为现实。
产业进阶离不开硬核支撑。两年间,两位书记奔波协调,累计争取项目资金438万元,撬动社会资本800余万元,建成中草药、茶叶、油茶三大基地;同步推进现代农产品基地建设、2.5公里排水渠、林道缓坡治理等配套工程,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今年,郑文明再牵线争取165万元资金,推进高山管产业园道路沥青硬化,完工后农用车将直达山顶,村民上山劳作路途时间从1小时缩至10分钟,运输效率与成本控制实现质的飞跃。另据程义法透露,下半年麦冬与金丝皇菊采收后,中草药产业有望增收50万元。
以礼治村:凝聚人心的文明密码
“集体经济要壮实,既要班子硬,更要人心齐。”程义法深谙此道,他首提“以礼治村”理念,秉承“要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信念,在农村工作中广泛实践。两位书记紧密协作,相互补位,“以礼治村”的治理品牌叫的更响。
民生温度丈量治理精度。程义法心系民生福祉,推动村里办起“老年食堂”,让老人餐餐有热饭吃;开设“诗礼之家”,为留守儿童撑起假期安全伞;建地下停车场,解决村民电瓶车充电难题;拓环村游步道,让出行更添惬意。郑文明发挥“一人驻村,全单位压上”组团机制优势,主动对接“娘家人”市民政局领导赴村调研,帮助销售菊花近2000斤,化解多年邻里积怨,指导符合条件的二级肢体残疾人汪某某纳入特困集中供养,个人自掏腰包1500元慰问重病、遇困村民,为20户困难村民逢年过节送上慰问金慰问品2.7万元等。桩桩实事,让村民实打实触摸到发展红利。
文明乡风涵养共富底气。通过修订村规民约、举办文化活动、设立激励机制,村里培育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新风尚。优先雇佣村民参与产业建设,吸收他们就业,让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以礼解纠”化解矛盾于萌芽,让“心齐、气顺、团结、和谐”成为村庄的新标签,为集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丰盈坦村先后荣获“衢州市党建治理大花园先锋战队”“浙江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以礼解纠”工作法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案例。

文旅融合:拓宽路径的共富新篇
“丰盈坦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智慧治理的共生体。”这句评价,正吸引着高校研学团、政府单位培训与旅游团队的目光。7月17日,浙江工商大学会计学院25名学生在村文化礼堂开启研学之旅,带队老师张洁感慨:“废弃大会堂变书香礼堂,旧茶厂成雅致接待中心,危房蜕变为‘丰盈茶舍’,这里的十年蝶变太动人。”
研学注入新活力。今年暑期,浙江工商大学研学团队以“步履山间路 峰青映志心”为主题,将开展为期10天的研学和集中支教活动。这10天里,最核心的任务是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一场融合知识、能力与价值观培育的“七彩课堂”暑期陪伴。活动共设计了6大专题、20种特色课程,期望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拓展视野、强健体魄、启蒙财商、厚植家国情怀,让他们这个暑假过得既快乐又有收获。
旅游经济促增收。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村庄聚起人气,村集体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如,与高校合作是“绿水青山”变现的一招妙棋。据统计,2025年1至7月,村集体旅游产业收入已达6万元,累计接待团队用餐2000人次、民宿入住150人次。程义法表示,未来将深挖生态与乡村文化资源,让文旅融合成为共富“新引擎”。
从“空壳村”到“百万强村”,丰盈坦村的蝶变不是偶然。党建红引领方向,“一药两茶”筑牢根基,“以礼治村”凝聚合力,“文旅融合”拓宽路径——这组“共富密码”,不仅让丰盈坦村在浙西山区绽放光彩,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薛俊棋)
责任编辑:薛俊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