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临海市应急管理局的会议室里,银幕上波涛翻涌,一艘满载英军战俘的货轮在鱼雷的轰鸣中倾斜沉没。随着《东极岛》的镜头推进,1942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徐徐展开,也拉开了该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党员活动的序幕。

影片中,东极岛渔民划着简陋木船,在日军枪口下劈开惊涛,用渔网托起384条濒危生命。“没有救生衣,没有防弹甲,只有‘见人落水必救’的祖训。”当老渔民颤抖着说出这句话时,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这何尝不是应急人最熟悉的场景?只不过,80年前的渔网换成了如今的救援绳索,木船升级为专业冲锋舟,但那份“向死而生”的勇气,始终在血脉中奔涌。
“渔民们用渔船作铠甲,我们用装备当盾牌;他们凭经验破浪,我们靠科技争分。”参与过多次抗洪抢险的一位党员同志红了眼眶。这场跨越八十年的精神接力,在应急人心中激荡出强烈共鸣。当画面定格在渔民们顶着日军机枪扫射奋力划桨的瞬间,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

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年代,变的是救援工具,不变的是守护生命的初心。影片尾声,幸存英军战俘与渔民后代相拥而泣的画面,让在座党员陷入沉思。“应急管理不是冰冷的制度,而是有温度的传承。”活动相关负责人说,“当年渔民们冒着亡国灭种的风险守护生命,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专业素养,让‘救民于水火’的誓言在新时代更有力量。”
走出会议室,夕阳为应急管理局的徽章镀上金边。这光芒,既映照着80年前东极岛上的渔火,也照亮着新时代应急人前行的道路。(叶婉贞)
责任编辑:林煜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