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临海:以匠心之笔绘就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8-20 11:11:5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16日,临海市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内,一台台新能源汽车在实训车间整齐列阵,引擎轰鸣声与工具碰撞声交织成曲。来自全省汽车产业链的39名学员围在车辆旁,目光紧随导师手中的检测仪——这里是浙江工匠学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公益培训班的首日课堂,一场关于“匠心传承与产业突围”的实践正在生动上演。

临海,这座以制造业为底色的城市,早已将“工匠精神”镌刻进产业血脉。作为台州制造业核心区,这里坐拥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构建起从精密零部件到智能整车的完整产业链。当新能源汽车浪潮席卷全球,临海再次以敏锐的产业嗅觉抢占先机:浙江工匠学院将首期公益培训班落地于此,既是对其产业实力的认可,更是一场“双向奔赴”——用高技能人才反哺产业升级,以产业沃土滋养匠心成长。

“故障码显示电池组温度异常,但实际检测数据正常,问题可能出在传感器信号干扰……”培训班上,导师正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拆解”的沉浸式教学,将新能源汽车的“神经脉络”逐层剖析。学员小李感慨:“以前修车靠经验,现在懂原理、会创新,这才是新时代工匠的底气!”

这底气背后,是临海市构建的“匠苗—匠人—匠师”全链条培育体系:从职业院校的“匠苗”孵化,到工匠学院的“匠人”淬炼,再到创新工作室的“匠师”传承,技能人才在“教学—实践—创新”的闭环中加速成长。配套的“以技提薪”改革与学历补贴政策,更让技术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近年来,当地技术工人薪资最高增幅达40%,创新成果年均创造经济效益超八千万元。

如今,36家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如星火燎原,580对“名师带徒”结对传承,临海正以技能人才为支点,撬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跃升。从课堂到车间,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链重构,这座城市用实践证明:当工匠精神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每一颗“匠苗”都能成长为支撑制造强国的参天大树。

未来,临海将继续以匠心为笔,书写新能源汽车高地的时代答卷,让中国制造的引擎声,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铿锵有力。(叶婉贞)

责任编辑:林煜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