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境·象”交融:陈正乾画展在古堰画乡重构山水的当代叙事

发布时间:2025-09-01 10:17: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浙江丽水古堰画乡,千年水利文明与当代艺术在此碰撞出别样火花。9月1日,全国著名画家陈正乾个人画展《境·象——重构山水的当代叙事》在丽水市莲都区古堰画乡1号艺术区博兰当代艺术馆启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30日,为观众呈现传统山水文化与现代艺术语言对话的视觉盛宴。

一、色彩织就“山水魂”:传统意境的当代转译

步入博兰当代艺术馆,陈正乾笔下的古堰画乡如幻如真:层叠山峦在蓝紫、粉黛的晕染中铺展,黄色线条似溪流穿梭林莽,既暗合传统山水“脉络通幽”的空间智慧,又以强烈色彩张力传递当代艺术冲击;老樟树的枝叶以细碎灵动的笔触铺陈,阳光穿叶的光影化作黄绿、橙粉的色块交融,将自然生机凝为“有生命温度”的视觉符号。

“传统山水讲‘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陈正乾的创作是对‘自然性’的当代转译。”浙江省发明研学专委会副主任朱德飞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画家以表现性色彩与笔触,将古堰的草木、舟楫、屋舍从“描摹对象”转化为“共情载体”,让观众在当代艺术语言中触摸山水文化根脉。他进一步分析,画作既延续“咫尺山林,千里之趣”的时空哲思,又通过现代构图与色彩层次暗含时间流动感,“仿佛在一幅画里,能望见古堰画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二、发明研学新探索:艺术赋能乡村文旅

画展现场,艺术爱好者、文旅从业者与学者围绕“艺术赋能乡村”交流。朱德飞特别提出:“古堰画乡有深厚自然与人文底蕴,陈正乾的画展为‘发明研学旅行’提供了绝佳样本。”他认为,以艺术创作为核心,融合通济堰水利文化、樟树生态文化、非遗技艺文化,可开发兼具知识、实践与审美的研学课程,让游客在“看画展、访古堰、绘乡景”中深度感知地方文化。

博兰当代艺术馆负责人厉先生表示,希望以画展搭建艺术与乡村的对话平台:“古堰画乡不仅是自然山水,更是文化容器。陈正乾的作品让‘山水’从风景变成可体验、可传播的艺术叙事,为文旅融合探路提供了灵感。”

三、山水为媒:当代艺术与乡村文脉的双向奔赴

古堰画乡是丽水“全域旅游”核心节点,既有千年通济堰的水利智慧,又有十里画廊的生态禀赋,更孕育着浓厚艺术创作氛围。陈正乾长期扎根此地写生,作品既留存陶渊明式的田园向往,又注入当代生活感知——画中舟船剪影、樟下石阶,皆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密码。

画展首日,各地观众在作品前驻足。艺术院校学生感慨:“第一次见有人把古堰山水画得这么‘有呼吸感’,传统意境与当代活力结合得太妙。”文旅从业者则表示,这场画展让“艺术活化乡村”的可能更清晰,期待更多艺术活动让古堰画乡的魅力被广泛看见。

当画布色彩与古堰真实山水映照,陈正乾的《境·象》画展不仅是个人创作展示,更成为当代艺术与乡村文脉双向奔赴的注脚——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古堰画乡的“山水故事”正被赋予新叙事,艺术也在乡村土壤中寻得更具生命力的表达空间。(苏礼彬 翁君丽)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