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学期伊始,嘉兴市桐乡市洲泉镇垃圾分类讲师团携手辖区内多所学校,依托校园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四大阵地,共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主题教育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以“从小播下环保种子,垃圾分类融入生活”为主线,旨在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传播路径,推动文明新风尚在洲泉镇落地生根。
童心绘分类,故事启智慧。在洲泉镇中心幼儿园,一场妙趣横生的动画之旅拉开了活动序幕。《垃圾去哪儿了》的故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探索垃圾分类的窗口。情节生动、讲述亲切,四色分类垃圾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一向大家介绍自己爱“吃”的垃圾。孩子们睁大求知的眼睛,随情节起伏或欢笑或凝思,在故事的潜移默化中,垃圾分类的种子已悄然扎根心田。
趣味玩分类,游戏固知识。欢快的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垃圾分类大转盘”前,孩子们跃跃欲试。转盘飞旋,智慧迸发,每一次正确的回答都引来阵阵掌声;“帮垃圾找到家”的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孩子们手执垃圾卡片,犹如一个个环保小卫士,仔细甄别、认真思考,最终将“迷路”的垃圾都送回属于它们的“家”。这两个精心设计的游戏,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更让环保的意识深深烙印在每个孩子的心间。
实践见真知,行动促成长。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幼儿园北侧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志愿者借助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分类要点。孩子们将提前准备好的实物垃圾投放到对应桶内,动作虽稚嫩,态度却格外认真。从课堂到生活、从认知到行动,垃圾分类不再只是口号,而是可触可感的日常实践。
在洲泉实验小学,志愿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分类理念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同学们首先观看了精心制作的垃圾分类知识视频。动画人物以活泼可爱的形象登场,配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四色分类标准以及常见物品的投放方法娓娓道来。屏幕上跳动的卡通垃圾桶和色彩分明的垃圾图标,让复杂的环保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同学们个个目不转睛,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系统的垃圾分类知识。随后的现场问答将活动推向高潮。"过期药品属于什么垃圾?""饮料瓶该怎么分?"宣讲员抛出一个个生活化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答对瞬间,教室里响起阵阵掌声。这种即时反馈的互动形式,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种子。
此次活动不仅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掌握垃圾分类技能,更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家庭的“环保小教员”,通过“小手拉大手”,推动家长共同参与,助力全社会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未来,洲泉镇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样化垃圾分类教育活动,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携手共建清洁、美丽、文明的家园!(曹俊杰)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