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嘉兴市桐乡开发区(高桥街道):农村“桐拾袋”智慧收运,破解农村可回收物处置难题

发布时间:2025-09-08 10:31:0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以前家里的废玻璃、旧纸板没人收,扔了又污染环境,现在到‘桐拾袋’站点交了,不仅能换钱,还能在手机上查的明明白白!”8月初,桐乡市开发区(高桥街道)落晚村村民老张在村里的“桐拾袋”站点完成交投后,对这项便民措施赞不绝口。

为破解农村地区可回收物分类不规范、回收渠道不畅、村民参与度低等难题,2021年,开发区(高桥街道)的落晚村、桑桥园村、新丰村、骑力村、亭桥村5个行政村作为全市首批试点,率先启用了农村“桐拾袋”回收站点。为让“桐拾袋”真正走进村民生活,开发区(高桥街道)通过在各个村的宣教点设立宣传展架、发放使用指引手册等方式,面对面为村民讲解分类知识,提升回收准确率,同时,“桐拾袋”以高于市场价5%的标准回收,使用公平秤现场预估称重,直接进行结算,用“真金白银”调动村民积极性,让村民“懂分类、愿参与”。依托智慧化云平台,实时监管各村各类可回收物的收运户数、重量等数据,为资金兑付提供准确依据,避免出现偏差。站点配置监控,可远程查看现场收运情况并及时规范操作。村民只需在站点开放时间前往,就能快速完成交投,还能通过手机随时查询回收记录,相较于传统回收模式,效率提升近3倍。开发区(高桥街道)还建立了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及时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桐拾袋”持续发挥作用,真正实现可回收物收运“便捷化、信息化、智能化、长效化”。

“桐拾袋”在农村的上线,实现了低价值可回收物处置、循环利用的新途径,让农村垃圾分类告别“粗放式”,迈入智能高效的“互联网+”新时代。目前,为方便村民,农村“桐拾袋”每周定期在固定地点进行回收,全市设置农村桐拾袋135个点位,加上市区桐拾袋,已经覆盖了全市176个行政村,覆盖率100%,回收品类达到13类,年回收量达到300吨。(曹俊杰 孙夏冰)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