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建阳区童游街道同文社区暖蜂驿站“小驿站”带来“大作为”激活新就业群体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9-16 23:20: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息区了,被重视的感觉真好!”在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同文社区暖蜂驿站门前,快递员与外卖员们的感慨,道出了千万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他们穿梭于城市街巷,既是保障民生运转的“毛细血管”,也是基层治理中亟待凝聚的重要力量。南平市建阳区童游街道联合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社会工作部,以同文社区商圈型暖蜂驿站为实践载体,主动破题,创新推行“五个一”服务机制,成功将10余个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服务者”转化为“基层治理参与者”,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为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注入鲜活动能。

突出阵地建设,加速度聚“新”

“以前等单只能蹲路边,现在能热饭、充电,还能学交通安全知识,这里成了我们的‘能量补给站’。”2023年7月,建阳区首家24小时开放式商圈型暖蜂驿站在万商红商圈正式揭牌,15平方米的空间里,饮水机、急救箱、微波炉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更通过“聚蜂筑巢(阵地建设)、暖蜂关爱(生活服务)、育蜂赋能(技能提升)、联蜂同行(资源整合)、先蜂领航(典型培育)”五大行动,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社区通过“走访调研+微心愿征集+电话沟通”三维调研模式,梳理出新就业群体面临的6类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已高效解决休息场所不足、法律咨询缺失等4项核心诉求,推动新就业群体“渴有处喝、累有处歇、难有处解”,让小驿站成为凝聚新群体的“强磁场”。

强化多元服务,加温度暖“新”

“现在送快递更安心了,驿站还给我们安排了交通安全培训,法律法规知识加身,感觉自己也升级了。”快递员王大哥笑着说。

同文社区暖蜂驿站打破资源壁垒,整合13家爱心商铺、共建单位力量,构建起“1+N”多元化服务矩阵:“驿站+商户”联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餐饮折扣、理发优惠等生活便利;“驿站+部门”协作,联合交管、司法等部门开设11场“骑手课堂”,覆盖交通安全、劳动权益保护等实用内容;“驿站+社区”融合,组织义剪义诊、义写春联、端午包粽子等文化惠民活动14场次,让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用“暖心服务”让新就业群体感受社区温度。

聚焦共治引导,加力度联“新”

“您好,这是您的外卖,用餐完的垃圾记得分类哦。”外卖员在送餐时,多了一个“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身份。

由同文社区新就业群体组成的“红蜂行志愿服务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新鲜血液”。在街道的引导下,队员们充分发挥“走街串巷、熟悉民情”的天然优势,以“随手拍”记录社区问题、“喇叭宣传”普及政策知识等灵活方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累计开展政策宣讲、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督导等活动8次,参与人数达65人次,真正实现了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治理”的转变,让暖蜂驿站成为连接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桥梁纽带”。

健全激励机制,加后劲兴“新”

为持续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暖蜂驿站创新设立“蜜值银行”,完善“蜂力值”积分兑换机制,构建起“物质+荣誉+发展”的三重激励体系:在物质激励上,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可累积积分,兑换餐饮、理发等折扣服务;在荣誉激励上,驿站联合区委社工部、童游街道党工委为表现突出者颁发荣誉证书,并将其纳入企业评优推荐名单;在发展激励上,优先推荐政治素质高、治理贡献大的成员入党,择优提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为其搭建成长成才的“阶梯”。

据外卖平台区域经理介绍,激励机制实施后,骑手团队的零投诉率显著提升,人员流失率明显下降,形成了“参与治理有回报、贡献社区有奔头”的良性循环。

关注典型引领,加活力树“新”

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职业荣誉感无可替代。同文社区每年开展“勤劳小蜜蜂”评选活动,聚焦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公益参与度高的个人或集体,通过建阳新闻、“锦绣童游”等官方平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引导新就业群体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同时,组织“领头人”代表前往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定期举办“传帮带”案例分享会,以“身边榜样”带动“群体共进”,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在新就业群体中涵养“奉献、担当、互助”的治理新风。

建阳区童游街道同文社区暖蜂驿站的实践,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以激励为保障,成功激活了新就业群体的治理潜能,为破解城市基层治理“人员散、力量弱、参与难”等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建阳经验”。

童游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永义表示:“暖蜂驿站正凝聚新就业群体力量,当‘城市奔跑者’变身‘治理参与者’,一幅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在展开。”(邵东 洪倩 叶夏芸)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