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十年护航,乘“法”前行——专访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协会会长夏阿国

发布时间:2025-09-19 16:49:0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初秋的杭州,西子湖波光潋滟,钱江潮声隐约可闻。在这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季节,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协会迎来十周年华诞。

2025年9月15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鲜花簇拥,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在此隆重举行。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纪念短片,再现了协会十年来的点滴历程和领导的亲切关怀:一个个维权案例的成功解决、一次次参与立法的关键时刻,无不令人动容。

协会创始会长夏阿国早早来到会场。虽已历经十年风雨,他依然精神矍铄、目光坚定。作为协会的创始会长,他亲历了协会从不足百家会员单位发展至如今500余家基本会员、20余家团体会员的规模,团体会员下属企业近万家。在庆典间隙,他接受了本报专访。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但对浙江企业权益保护事业而言,是从无到有、从摸索到成熟的关键历程。”夏阿国会长感慨道。

从“依法维权”到“全面护航”

协会成立于2015年9月15日。那一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民营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彼时,浙江省发布《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规定》省长令,夏阿国——这位曾任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的“老政法”,毅然扛起首任会长的重任。

“协会初衷十分明确:为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保驾护航。”他回忆道。初创时期,协会面临企业维权意识薄弱、政府部门观望、专业力量不足等多重困境。但在夏阿国的带领下,协会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企业调研、建立维权案例库等方式,逐步赢得企业与政府的信任。

十年间,协会共处理维权案件760余起,涵盖合同纠纷、债务纠纷、执行难、行政诉讼及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还协调解决企业在审批、融资、经营等环节的实际困难400余件。数字背后,是协会对“依法维权有作为”宗旨的坚实贯彻。

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2023年,仙居某工艺企业因失火被立案调查长达15个月,生产陷入停滞。协会介入后,通过专业研判和法律协调,最终推动撤销立案,帮助企业重回正轨;2024年,协会跨省支援台州籍企业家,成功推翻不公起诉,维护了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与市场公平。

从“浙江实践”到“国家立法”

2020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出台,成为全国首部专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协会深度参与了该条例的起草修订,提出的五条建议全部被采纳。

“我们不仅是维权者,更是立法参与者。”夏阿国说。十年来,协会组织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20余部法规草案提出修改建议,部分内容还被国家层面立法采纳。

2023年5月,协会获授“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和“浙江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体现了对其工作的高度认可。作为立法联系点,协会可直接向上反映企业诉求;作为法治观测点,则承担起提升企业法治素养、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责任。

《民营经济促进法》:新机遇,新使命

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夏阿国认为,这标志着民营企业权益保护进入国家法治化新阶段。“这部法律中的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权益救济等内容,正是协会长期推动的方向。国家立法的保障,使我们更有底气,也更有责任。”

与此同时,新法也带来新挑战:如何推动法律落地、消弭执行差异、提升企业用法能力?协会已计划开展系列培训与沟通活动,助力企业理解运用新法,并积极与政府部门协作,推动法律真正“活”起来。

未来:打造企业权益保护的“浙江样板”

面向未来,协会将继续围绕“依法维权有作为,牵线搭桥助发展”的宗旨,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深化立法参与,依托基层立法联系点机制,构建企业诉求定期收集与研讨平台,使立法更贴近企业实际;

拓展服务领域,针对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业态,提供精准化、前瞻性的权益保护支持;

强化跨区域协作,依托“中国企业权益保护联盟”等机制,破解跨省维权难题,构建更加开放的权益保护网络。

“我们要打造企业权益保护的‘浙江样板’,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夏阿国表示。

专访结束前,他透露,在十周年庆典之际,协会收到中央有关部门及领导的贺信。“这是对过去十年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我们将不忘初心,乘‘法’前行。”

十年磨一剑,整装再出发。夏阿国会长满怀深情地为庆典活动赋词并现场朗读。(附下)浙江省企业权益保护协会将继续以法治为翼、以企业为心,在新征程中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浪淘沙《庆典》

  夏阿国

建会十周年,

今日庆典。

依法维权有作为,

牵线搭桥助发展,

解困避险。

 

回首来时路,

多有磨难。

暖暖春风劲吹起,

保护民企有法依,

好景在前!(黄勇 王菁菁)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