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解码汉字里的党建智慧 共筑新时代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9-22 14:44: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全党深入推进主题教育、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的背景下,如何让党建学习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文化温度,成为企业党组织创新教育形式的重要课题。近日,千年舟集团党委突破传统党课模式,精心策划了一场以汉字文化为纽带、以党建精神为内核的特色主题党课,特别邀请到深耕文化传播与党建研究领域多年的资深媒体人金雄伟老师,以《从伏羲造字到建党伟业——汉字里的党建密码》为主题,为集团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带来了一场跨越千年文明、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思想洗礼,让党建学习在文化溯源中焕发新活力。

党课现场,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透着浓厚的探索气息。金雄伟老师并未急于展开理论讲解,而是以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甲骨文为“钥匙”,将“党”“建”“公”“众”“律”等与党建紧密相关的汉字以原始拓片形式呈现在大屏幕上,瞬间勾起了在场党员的好奇心。“大家不妨猜猜,这个像‘尚’与‘黑’组合的字形,最初代表什么含义?”金老师指着“党”字的篆文形态抛出问题,现场立刻响起热烈的讨论声。有党员结合字形猜测与“群体”“组织”相关,也有党员从结构出发联想其象征意义,互动问答间,大家对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产生了强烈兴趣。

随后,金老师逐一解读汉字深意,为党员们揭开其中蕴含的党建智慧。在解析“党”字时,他详细拆解其字形演变:甲骨文“党”字上为“尚”,象征崇高、向上的追求;下为“黑”,并非指代黑暗,而是描摹了古人在夜幕中仰望星空、观测天象以探寻规律的观星者形象,正如顾城的诗句所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既是先民对光明与真理的向往,也暗合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从嘉兴南湖红船的星星之火,到引领中国走向复兴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这样一个始终怀揣崇高信仰、在时代浪潮中追寻真理、为人民谋求光明的先进群体。”金老师的解读将古老汉字与党的使命追求巧妙联结,让在场党员深刻感受到文化基因与红色基因的内在共鸣。

整场党课以“本源、方法、实践、生态、底线”五大维度为脉络,层层递进地挖掘汉字中的党建逻辑,让理论学习既有体系感,又充满细节温度。

在“本源之问”环节,金老师围绕“党”字的精神内涵展开,强调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而这份先进性的根源,正如同“党”字所蕴含的“为民寻路”初心——从诞生之日起,党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初心源于人民、根基根植人民,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救亡图存,还是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都印证了“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内涵。

进入“方法之问”,“建”字成为核心解读对象。金老师展示了“建”字的金文形态,其左侧为“聿”(手持工具的象形,表达的是古人通过立杆测影、探究太阳运行规律的场景),右侧为“廴”(缓慢前行的象征),寓意着“建设”既需要科学规划的“巧劲”,也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这对应到党建工作中,便是要坚持“行稳致远”与“科学规划”并重:既要锚定长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党建基础,又要结合时代发展与企业实际创新方式方法,让党建工作真正融入生产经营、服务发展大局。

在“实践之问”中,金老师以“公”“众”“律”“信”四字为“行为标尺”,引导党员对标自省。“公”字甲骨文像平分物品的形态,代表公平、公正,提醒党员要始终秉持公心,摒弃私心杂念;“众”字由多个“人”组成,象征团结协作,凸显党员在群众中应发挥的带头凝聚作用;“律”字从“彳”(行走)从“聿”(音律、记录),本义为规则,强调党员要严守纪律、言行有矩;“信”字由“人”与“言”构成,寓意“言出必行”,要求党员以诚信立身,赢得群众信任。四个汉字层层递进,为党员的日常言行划定了清晰准则。

“生态之问”环节,金老师聚焦“风”字,从甲骨文“风”像流动的空气形态,引申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风无形却有力量,好的作风能凝聚人心,坏的作风则会侵蚀根基。”他结合党的历史案例,说明作风建设关乎党的政治生命,无论是延安时期的“延安作风”,还是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都是党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拥护的生动实践,也警示着党员要时刻绷紧作风之弦,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最后在“底线之问”中,金老师以“密”字收尾,其甲骨文像房屋内有戈(有武力保卫的房子),本义为机密、严密、周密。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战斗力,正源于“密”所代表的三重内涵:一是组织严密性,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党组织体系环环相扣、高效运转;二是工作严谨性,无论是政策制定还是执行落实,都坚持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三是保密纪律性,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严守保密纪律都是保障党的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防线,这三重“严密”共同构筑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安全底线。

党课接近尾声时,金雄伟老师动情总结:“建、公、众、律、密这些看似寻常的汉字,既是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更是映照党的初心使命的‘镜子’——‘’照见作风,‘’照见立场,‘’照见纪律,每一个字都在检验着党员的言行举止,提醒我们不忘来时路、走好当下路。

千年舟集团党委书记马同华在听完党课后,与在场党员分享了感悟:“以往的党建学习多侧重理论解读,而这次党课以汉字为媒介,将文化传承与党建教育深度融合,让大家在追溯汉字本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党的思想伟力,这种‘文化+党建’的模式,既生动有趣,又入脑入心。”他表示,作为一家深耕绿色建材领域的企业,千年舟集团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未来集团党委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让党建工作不仅有文化厚度,更有实践力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也让新时代红色基因在企业文化中落地生根、代代相传。(杨伟民 董彬洁)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