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浙江省宁波市明楼街道常青藤社区举办了一场“月满中秋,‘旧’要团圆”中秋节感恩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将传统的月饼制作与环保主题相融合,让志愿者们在感受节日温暖的同时,亲身参与到旧物循环、垃圾分类的绿色实践中来。
活动伊始,社区党委书记徐志勇首先向长期以来默默付出、热心社区公益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祝福。随后,大家戴起手套,和面、称重、包馅、压模制作起月饼,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一个个精致月饼便在巧手中诞生,现场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垃圾分类志愿者在“绿色驿站”以物换物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处处体现着“环保”的巧思。活动场外,“绿色驿站”也格外热闹。这里实行着独特的“积分兑换”制。居民们提前将家中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带来,正确分类投放后即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以兑换特色月饼馅料或环保小礼品。“以前觉得垃圾分类是任务,现在成了参加有趣活动的‘通行证’,还能换奖品,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就高了!”刚用一捆旧报纸和过期药品换到一包豆沙馅料的卢波阿姨笑着说。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具吸引力和获得感。

垃圾分类志愿者宋静芬用环保纸盒包装月饼
“环保包装台”前不见华丽的新礼盒,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环保材料:干净的纸盒、家里闲置的彩带和细麻绳。志愿者们兴致勃勃地挑选材料,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二次创作”。“用纸盒打包月饼,既有复古的韵味,又特别环保。”志愿者宋静芬拿着自己包装好的月饼,爱不释手地赞叹道。这看似简单的“包装革命”,正是社区将“旧物改造”理念落细落小的生动体现。

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巧手制作月饼
社区垃圾分类条线负责人金蒙表示,此次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感恩、和谐的社区氛围,创新了环保宣传的形式。未来,常青藤社区将继续探索更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推动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社区的新风尚。(姚雪冬 陈梦妤)
责任编辑: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