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第十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本届科博会以“协同创新·融合发展·开放合作”为主题,展期5天,总面积超3.2万平方米,展出1000余项高精尖成果,部分展品首次亮相。展会吸引了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央企及创新企业的代表参会,现场气氛热烈。

9月26日,第十三届绵阳科博会开幕式现场全景
开幕式上,多位嘉宾致辞。科技日报代表指出,科技创新始终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绵阳科技城建设25年来,已建成多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在核技术、激光等特色领域取得突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强调,要坚持原始创新与成果转化并重,加快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把人才建设放在战略位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负责人介绍,集团正加快推动“军工+民用”融合,在机器人、激光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加大投入,在四川布局未来产业基地。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表示,科博会已成为促进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将继续推动电子信息、低空经济、先进材料等领域对接合作。

自媒体代表在长虹展区集体合影
大会同期发布的《颠覆性技术前瞻(2025)》报告,对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五大领域的未来方向作出展望,引发业界关注。
除开幕式外,展览本身同样看点十足。A馆集中展示绵阳科技城25年的建设成果与“绵阳造”创新产品,B馆聚焦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C馆则以沉浸式科幻展“南天门计划”成为焦点。该展区汇集“鸾鸟”空天母舰、“玄女”空天战机编队、“狼蛛”机甲等科幻装备模型,并辅以多媒体演示、互动体验与科普讲解,让观众在沉浸式场景中感受“科幻照进现实”的魅力。现场还有青少年观众参与互动环节,成为科技教育与公众科普的一大亮点。

“南天门”展区内的机甲模型展览全景
本届科博会期间还将举办世界机器人大赛绵阳锦标赛、“涪江科技汇”高端论坛等30余场活动,涵盖会议、展览、赛事和产业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落地。作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正借助科博会平台,持续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五天的展会,既是中国科技实力的集中展示,也是公众走近未来的一次现场体验。(邵祺 黄蕊馨)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