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当许多景区还在依赖“门票经济”与“风景打卡”时,杭州富阳的龙门古镇却完成了一场惊艳的“破圈”实验。
它没有急着推销千年历史,而是巧妙地递给你一件三国服饰、一枚“大泉当千”铜币和一张神秘任务卡,然后轻声说:“欢迎入戏。”
于是,整个古镇瞬间“活”了——游客不再是风景的旁观者,而是穿越千年时空的“东吴密探”。一场名为 《龙门三国·东吴密卷》 的沉浸式剧本游,不仅引爆了国庆假期的文旅市场,更为传统古镇的焕新,写下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龙门三国·东吴密卷》大型沉浸式剧本游
游客聆听讲解
古镇即舞台,全民皆“主角”
鹅卵石巷弄是线索交织的剧情线,百年厅堂是悬念迭起的任务点,连街边的商家都可能是你需要对接的关键“NPC”。游客从踏入古镇的那一刻起,身份就已悄然转变——从看客,变为剧中人。
NPC互动表演
“我们把整个古镇都变成了实景舞台,”项目负责人许谦介绍,“游客换上服饰的瞬间,就从一个旁观者,成为了故事的参与者。”
“我们设计了五星、三星、一星三条难度迥异的路线,”许谦补充道,“目的是让7岁的孩子能和70岁的老人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挑战。”这套全龄化的设计逻辑,成功地将游客的“瞬时游览”拉伸为“深度沉浸”,成功实现了从“剧本游”到“剧本留”(延长停留时间)、“消费流”(激发消费潜力)的华丽转变。
全龄段实景剧本游体验
“大泉当千”:一枚铜币撬动的千年文化
游戏中最见功力的一笔,莫过于那枚复刻的东吴铜币——“大泉当千”。
这枚在历史上铸行于赤乌年间的钱币,在游戏中不仅是通关凭证,更成了一把无形的文化钥匙。游客们在破解谜题、兑换线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与千年前的经济制度、铸造工艺和历史风云打了一个照面。
复刻“大泉当千”铜币
硬核的历史,从此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握在手中、有温度、有故事的信物。不知不觉中,悄然完成了文化传承的使命。
白加黑全时运营,古镇经济“昼夜不息”
国庆期间,龙门古镇的活力从上午10点一直沸腾至夜间21点30分。
白天,古镇是紧张刺激的剧本杀现场;当日落西山,“孙权家宴” 的烟火气、特色市集的喧嚣声、以及越剧表演的悠扬唱腔便无缝衔接,将古镇的繁华延续至星空之下。
这种“白+黑”的全时运营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古镇“白天热闹,夜晚空城”的窘境,形成了强大的消费引力场。据古镇方面反馈,国庆期间文创产品销量同比显著提升,周边餐饮、住宿业态也同步迎来了人气高峰。
龙门古镇昼夜活动不停
最生动的课堂:研学在“闯关”中落地生根
“妈妈,我明白了!‘端履’就是要我们行为端正,走正路!”游戏结束后,一位孩子兴奋地向母亲分享他的收获。
这偶然的一幕,成为了项目最成功的注脚。当孩子们为了完成任务,在统战馆了解两岸同根的历史,在非遗工坊探究姜糖熬制的火候秘诀时,知识已不再是被动灌输的教条,而是主动探索得来的宝藏。这种“行走的课堂”,其效果远胜于万语千言。
学生们游玩热情高涨
一场游戏,为古镇焕新“打了个样”
这个国庆,龙门古镇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下文旅消费从“物质层”向“精神层”跃迁的时代脉搏。
它以 “剧本流”汇聚汹涌人气,以“剧本留”深化游览体验,最终以“消费流”激活古镇经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闭环。
古镇入口,工作人员派发着集章卡;砚池之上,竹筏乐师拨动着千年琴弦;而穿梭其中的“三国英雄”们,则在奔跑与欢笑中,完成了与历史的一次深情对话。
《龙门三国·东吴密卷》工作人员合照
龙门古镇的这次国庆实验,不仅是一场活动的成功,更是为所有寻求转型的传统景区,蹚出了一条文化为核、体验为王、创意为翼的焕新之路。(李广跃)
责任编辑:马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