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垃圾智慧分类”值得借鉴和推广

发布时间:2018-05-11 15:50:28 推广 来源:南方网

   给垃圾袋贴上二维码,垃圾从家中到处理站全程“分类”,避免“先分后混”。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朝阳区八里庄街道获悉,该街道正在十里堡社区试点“智慧垃圾分类”,一个月以来已有375户居民参与,根据试点情况将逐步推广。(5月9日《北京青年报》)

  垃圾分类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而且很多公共场所,标有“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等标记的垃圾桶也随处可见。但揆诸现实,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到位、宣传和引导停留在口头上等诸多原因,导致分类推广一直难以深入。甚至在有的地方,分类的垃圾桶沦为“摆设”,成了没有人进行管理“野孩子”。

  垃圾分类是确保环境维护、科学处理、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56亿吨,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所用卡车长度能绕赤道12圈。而根据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80%以上可作为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可见,垃圾分类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说教上,而要推而行之。

  然而,要想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处置并非易事。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收集、投放、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任何环节出纰漏,都可能影响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比如,常见的“先分后混”现象,就是消解人们的参与热情的一大梗阻。如何畅通垃圾分类的脉络,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无疑需要我们拿出切实可行对策。

  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的做法是,给垃圾袋贴上二维码,让垃圾从家中到处理站全程“分类”。具体来说,就是居民将分好类的垃圾放置在这种带有二维码的垃圾袋,之后分类、分时地投放在社区的垃圾桶站。而且这些垃圾桶也统一配置了二维码标识,并由专人负责,居民只需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查看垃圾的运输情况,避免“先分后混”现象发生。就此而言,此次试点的“垃圾智慧分类”,无疑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

  更为关键的是,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可以记录每户居民的分类情况,分类好的居民可以得到积分奖励,完事后还能扫码兑换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市民参与“智慧垃圾分类”的热情。而且,每袋垃圾有了唯一的“ID”号,如果出现未按要求分类丢弃垃圾的情况,只要监管部门扫描一下二维码,就能“顺码摩瓜”,找到背后的家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无形中也是一种倒逼,而且还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垃圾分类做得越细,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就越高,处置成本越低。在日本,垃圾分类精细化程度高,如不同材质的纸张就分为好几类分别进行回收。分类虽然复杂,但垃圾分类处理却成为了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以“上胜町”为例,在缺少系统化的垃圾回收体系,缺少先进的处理技术的情况下,却率先解决了令全世界头疼的垃圾问题,“零垃圾”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实现了文化输出——2012年在院线上映《多彩人生》,就是据此改编成的电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畅通垃圾分类的脉络,保证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无缝衔接,不仅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作为,更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和服务,此次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试点的“垃圾智慧分类”,无疑值得借鉴和推广。(丁恒情)

责任编辑:钟报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