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游戏障碍诊断进临床有待时日

发布时间:2018-06-22 11:01:02 来源:健康报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将游戏障碍添加到关于成瘾性疾患的章节中。什么是游戏障碍?其被列为新疾病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又该如何应对?

  游戏障碍需要警惕

  “游戏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损害。世卫组织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新疾病,是想呼吁人们更加关注这类疾病,加强对其识别、干预和预防,以减少游戏障碍的发生,降低其导致的不良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说。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赵敏介绍,过度游戏行为给个体带来明显的健康或社会职能损伤,比如体质减弱、焦虑和抑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人格异化、社交恐惧症以及物质依赖等,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这是ICD-11纳入游戏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游戏障碍与其他类型的行为成瘾相似,具有一些特征性的神经精神症状,比如奖赏寻求、执行功能下降、风险决策能力受损、冲动性增高等。将游戏障碍作为新的诊断分类,有利于游戏障碍的规范化评估及诊疗,提高相关研究的质量,以帮助更多的人建立健康的游戏使用模式。

  如何界定游戏障碍?ICD-11列出了游戏障碍的诊断要点:过去12个月内持续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包括网络游戏、离线游戏及其他未特定游戏);游戏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对游戏存在心理渴求;尽管导致不良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的行为。该行为模式严重导致人格、家庭、社会、教育、职业及其他重要功能领域受损。其他特征包括: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对游戏产生耐受性等。

  “与其他精神疾病类似,游戏障碍主要依赖病史结合诊断指南进行临床诊断。”赵敏表示,“ICD-11新增游戏障碍的诊断分类,值得临床高度关注。但现在仍然缺乏游戏障碍相关防治指南,针对游戏障碍还需要采用综合干预。”

  谨慎使用这一诊断

  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和行为障碍,是几年来专家经过磋商做出的决定。“使得卫生专业人员在为患者看病时更加重视该种障碍,以及有望引发更多关于预防和治疗该种障碍最佳方法的研究。”世卫组织微信公众号6月20日发文指出,期待未来,中国能为提高对于电子设备使用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作出很大贡献。中国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机制,能有效扩大科学研究基础,为卫生领域提供关于影响和有效干预措施的证据,为公众提供健康使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的关键信息。

  “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是从流行病学调查和机制探索两方面对游戏障碍进行研究。”陆林表示,2018年发表的研究显示,我国广东10岁~18岁在校学生中,游戏成瘾的发生率为26.5%,男性高于女性,与老师父母的关系不融洽、学业表现差等是导致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也指出,在成人和儿童中,应激、低社会支持同样是诱导游戏成瘾发生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尚无针对游戏障碍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并不能很好地代表我国的整体水平,亟须多地区、纵向追踪的研究来反映我国游戏障碍的情况。

  陆林介绍,借助脑影像手段开展脑科学研究是当前国际研究的大趋势。我国学者曾经运用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索游戏成瘾者的脑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阐释游戏成瘾发生的脑机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小样本的,而且以往没有针对游戏障碍的客观诊断标准,不同研究之间对游戏成瘾的定义的异质性较大,使得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差。

  “世卫组织的这一做法是有意义的,但其是否可作为一种疾病进行诊断,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目前的诊断标准还比较主观,有可能导致泛化诊断。”陆林认为,现有的研究证据不充分,无法提供客观的生物学标记,不能排除游戏障碍只是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的表现,也不能预估盲目诊断后的不良社会效应。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将游戏障碍这一诊断应用于临床,而是要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以及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的前提下,谨慎地使用这一诊断。

  陆林表示,即使给出了相应诊断,现在还缺少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是否会导致急病乱投医的情况、助长一些激进治疗手段的出现,也是需要考虑的。“要规范游戏障碍的治疗,防止不法分子打着诊疗的旗号给大众带来损害。”(记者 杨金伟)

责任编辑:钟报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