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冲寒先已笑东风——新春浙江民营企业走访实录

发布时间:2019-02-26 08:31:00 推广 来源:新华网

飞雪迎春,寒梅怒放。

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农历新年刚过,记者密集走访了杭州、绍兴、嘉兴等地的民营企业,从钱塘江畔到南湖之滨,所到之处,一派忙碌景象。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浙江民营企业有困难,但更有信心;有烦恼,但更有办法;有压力,但更有动力。

面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秉持浙商精神的万千浙江民营企业家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共同信念下,闯关夺隘,抢抓机遇,叩响春潮……

这是浙江卧龙集团的电机自动化生产车间(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有困难,但更有信心

“现在面临的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阶段性的困难。”——万向集团鲁伟鼎

“浙江的民营企业本身具有更强的韧性和抗击打能力。”——卧龙集团陈建成

“民营企业底气更足、信心更强了。”——富通集团王建沂

观众在浙江万向集团总部大厅参观混合动力跑车“卡玛”,这辆跑车可以兼容燃油、电能和太阳能三种能源(2018年11月30日摄)。新华社发

在钱塘江畔万向集团总部的大厅里,摆放着一辆宝蓝色的混合动力跑车“卡玛”,这辆跑车可以兼容燃油、电能和太阳能三种能源。在“卡玛”跑车的另一侧,新能源制造基地、智慧城市、清洁能源为主体的园区规划等展示颇为引人注目。

“现在面临的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阶段性的困难,浙江民营企业经历过一次次磨难挑战后一定会迎来柳暗花明。”万向集团董事长鲁伟鼎说。

去年以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给企业发展前景蒙上了迷雾。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一批企业。

受访的一些民营企业家说,外部环境的确给不少民营企业带来了困难,加剧了企业的两极分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市场的倒逼,让大家意识到“危”与“机”将长期并存。

一辆智能机器人搬运车在浙江卧龙集团的自动化生产车间穿行(2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成说,企业本来就是在与困难斗争中成长的,市场本来就有优胜劣汰。“浙江民营企业经过市场大浪淘沙一路成长,能够发展壮大的,本身就具有更强的韧性和抗击打能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民营经济先发省份,本世纪初,浙江企业就较早感受到了“成长的烦恼”。2003年,浙江省委出台“八八战略”,淘汰落后产能腾笼换鸟、集聚优势产业凤凰涅槃,弹好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的“协奏曲”,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浙江以为改革探路、为发展闯关为己任,经济基本面始终稳健。经济增速保持稳定,经济质量持续向好,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不断提升。新旧动能转换初显成效,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率先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是富通集团(嘉善)光通信智能制造研发中心(2017年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位于嘉兴的富通集团(嘉善)光通信全产业链工厂投资超过50亿元,年初十已经开工。工厂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竞争力很强的光通信全产业链工厂,极大提升我国光通信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沂说:“虽然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在外部市场、融资、成本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底气更足、信心更强了。”

责任编辑:焦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