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度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名单,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和新塍镇天福村成功上榜。
干净整洁是美丽乡村的底色,颜值和气质俱佳的乡村,才会让人产生向往之情。近年来,秀洲区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实现分类处理工作行政村全覆盖,从分类试点到全面推开,不少村庄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之路。
做好垃圾分类还能换奖励
走进王江泾镇古塘村,古朴的墙绘,干净的村道,摆放整齐的垃圾桶,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村从2017年开始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从一开始学先进,到后来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适合我们村庄自己的分类制度。”古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9月开始,古塘村根据村实际情况对督导评比奖励制度进行了创新。在每户农户门前制作垃圾分类每日情况表,由保洁员在收垃圾时,对其分类情况进行打分。每半年进行汇总评比出半年度优秀户,给予100分的兑换券,拿到奖励券的农户可以凭券去指定便利店兑换自己需要的物品。
“垃圾分类做得好,每天都能拿个好分数,每个月在评比中就可以领先,还可以拿到兑换券换取商品,一举多得,全家人的积极性都很高。”村民胡大爷告诉记者,现在他们家里都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积分奖励制度在各家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两年时间下来,垃圾分类也成为了一个生活习惯。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建立奖励制度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全体村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养成好习惯,垃圾分类改善了村庄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村民自己。
“三大员”模式实现长效管理
在新塍镇天福村,记者绕着村庄小道走了好几圈,几乎没有发现塑料袋、瓜果皮、旧纸张等垃圾。与古塘村不同,天福村采用“三大员”模式,从源头上进行垃圾分类的考核机制,通过保洁员每天上门检查、劝导员每周入户考查,督导员每月一次现场考评,以“日检查+周考查+月考评”的形式开展长效管理。
在天福村李家浜,保洁员老杨身穿黄马甲在认真清理垃圾桶,开展垃圾分类后,不仅要把每家每户的垃圾桶清理干净,还要检查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是否分类,再按实际情况打分。而一旁,身穿绿马甲的李阿姨在劝导村民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她的职责是每周入户考查。“主要告诉大家,这个绿桶要放烂得掉的垃圾,主要是厨房里的剩饭剩菜,灰桶是放烂不掉的垃圾,比如玻璃瓶、塑料袋。”
天福村的垃圾分类是从去年6月份正式开始的,经过几个月的运作,老百姓从不接受到慢慢接受,再逐渐到主动去做。“我们每个月要督导一次,看到底垃圾分得干不干净、正不正确,一开始弄错的人很多,现在大部分的村民都能做得很好了。”督导员夏子才说。
“通过‘三大员’模式,我们形成了‘日检查、周考评、月考核’的长效管理机制。”天福村相关负责人说,在这里,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人人参与,村民自治”的新风尚。
责任编辑:焦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