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上海日前开展今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发布时间:2019-06-07 03:00:32 来源:中国报道网

中国报道讯(夏向阳 报道)为加强我国长江口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持和加强上海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日前,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崇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年长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位于崇明区的长江口水域举行。活动共放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178尾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7万尾。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祝平、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国坤等有关领导出席了放流仪式。

据了解,此次放流是自2010年以来长江口放流规模最大的一次,放流的中华鲟最大个体长达2米。放流的鱼体上均携带PIT芯片、T型标、锚标等体内体外标记,部分使用可脱落式卫星标志,以便开展放流跟踪监测。其中,放流的胭脂鱼为历年单次放流数量之最。为加大对放流胭脂鱼的跟踪监测力度,此次放流对1.5万尾胭脂鱼采用T型标记,是历年胭脂鱼单次放流标记量最多的一次。

“我们在此开展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正是为了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扩大中华鲟自然种群的规模,增加中华鲟物种遗传多样性,保护中华鲟这一重要物种,同铸生态文明之基,共享乡村振兴之美。”放流仪式上,张国坤这样表示。据介绍,作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龙头,上海正在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上海有责任、有义务,开展珍稀水生生物保护,走在长江大保护的前列。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以及长江口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据悉,自2004年以来,上海市连续开展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对长江口的生态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上海开展中华鲟放流效果评估,建立中华鲟放流技术规范体系,开创了设施放流的先河,也取得了较好的标志信息回收效果。经过放流前的强化驯化,如今,放流的中华鲟已经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环境,放流成效明显;同时,为打造长江濒危物种的生命方舟、建设国际标杆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基地,上海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二期工程也即将动工开建。中华鲟等珍稀水生生物放流活动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绿色生态名片。

 

责任编辑:焦峰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