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长三角地区城市全力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31 15:10:27 来源:杭州网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沪苏浙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去年以来,长三角各地推进一体化进程纷纷按下“快进键”。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共谋新机制、共筑都市圈、共抓产业链、共聚创新力,进一步走在前列,带头探路攻坚,奋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创新的发展范式。

  

  上海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上海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起到了“龙头”引领作用。按照中央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部署要求,上海将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以及苏浙皖三省的沟通对接,跨前一步、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以赴实施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一体化”意识、“一盘棋”思想,强化上下对接、左右对接、内外对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工作协同,把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更好统筹起来,形成整体工作合力。进一步创新做实长三角区域合作三级运作机制,发挥好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作用。

  目前,上海已经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后文简称《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将主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七个重点领域”合作与“三个重点区域”建设。

  上海实施方案中所涉及的“七个重点领域”包括,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统一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快与苏浙皖三省对接,将《规划纲要》中明确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尽快落地。

  上海实施方案中,还明确了包括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三个重点区域”的建设内容,这被外界视为上海落实《规划纲要》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抓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紧抓三个重点区域,一是在江苏苏州吴江地区、浙江嘉兴嘉善地区和上海青浦地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二是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三是建设虹桥商务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

  

  杭州

  成为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

  杭州是长三角一体化巨轮的启航地。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从杭州出发,北上沪苏,与两地党政领导共谋合作发展大计,从此开启了“长三角元年”。

  杭州还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首批成员城市和副主任成员城市,并牵头成立了长三角物联网专委会。2017年,杭州市又与上海松江区、嘉兴市合作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如今该组织已经发展成为囊括长三角九座城市的“一体化先行先试区”,在一网通办、产业合作、信息共享等领域率先开展了大量探索。

  杭州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早在2003年,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的杭州都市圈就已成立。2016年公布的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杭州都市圈被列入长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之一。在去年召开的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上,随着衢州、黄山的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跻身长三角跨省都市圈。

  如今,杭州正大力发展都市圈核心区域——杭州都市区。今年7月,杭州与湖州、嘉兴、绍兴分别签订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共建都市区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共同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打造杭州大湾区核心区和长三角金南翼,全面融入长三角。

  未来,杭州将以“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为目标不断前行,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对接长三角主要城市,不断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抓好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做强杭州都市圈和杭州全市域三个圈层,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贡献“杭州力量”、体现“杭州担当”。认真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根据“一极三区一高地”的目标定位,落实“四大建设”,坚持全市域全方位推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使杭州成为长三角南翼强劲增长极。

  

  南京

  构建“长三角科创圈”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全面提速阶段,呈现出多领域、多主体、多层次深入推进之势。作为江苏省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的南京,在上海龙头带动下,正全力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驱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支撑长三角国际化发展的门户枢纽。特别是今年以来,南京围绕构建“长三角科创圈”,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支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大动作频频。

  3月全国两会期间,南京市市长蓝绍敏提出《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圈”的建议》;6月28日,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科创圈代表齐聚南京,共同签署《共建长三角科创圈创新平台倡议书》,把共建创新平台作为长三角科技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过程中,创新是第一动力。“共同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做好创新大文章,既是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南京最有条件、最具优势率先突破的领域。”据《南京日报》报道,南京积极探索长三角创新圈建设的有效路径,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探索推进长三角创新圈建设,将围绕“四平台一中心”来研究和深化。一是围绕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要素流动、区域融通,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围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一体化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坚持用市场化手段,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围绕建设人才交流平台,通过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和综合保障,推动科研人员等各类人才跨区域合理顺畅流动。四是围绕建设科创企业证券服务平台,抓住国家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政策机遇,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五是围绕共同推进长三角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统筹区域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若干重大前沿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

  

  合肥

  从四“高”着手,全面对标沪宁杭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全面对标沪宁杭,努力在创新合作中增强优势,在发展竞争中提升追赶本领,重点从四个“高”着手。

  高质量打造发展增长极。加强创新策源能力建设,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高标准建设好“一城(滨湖科学城)、一馆(安徽创新馆)、一岛(合肥科学岛)、一谷(中国声谷)”。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科学中心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携手建设开放创新功能平台,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高水平打造产业高地。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主攻“芯屏器合”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长三角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依托龙头企业、平台、重大项目,打造国家级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全面推进G60科创走廊在空间规划、科技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强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战略合作,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科创板。

  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为统领,打好巢湖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和“林长制”,统筹推进雨污分流、建厂处理、生态补水等工程,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实现入湖河流清澈干净。强化区域水污染治理协作,推动跨界水体污染防治,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高品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与长三角区域联动合作,携手推动社会事业跨区域合作、一体化共享。构建长三角教育资源合作配置机制,主动对接沪宁杭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沪宁杭等地优质医疗机构在合肥开办医疗联合体,构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动机制。畅通长三角城市预约挂号平台和远程医疗共享通道,逐步实行异地就医门诊、急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苏州

  着力打造“四区一中心”的长三角中心城市

  为对接和呼应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苏州将着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按照这一定位,苏州将努力打造“四区一中心”,即国家战略实施示范区、自主可控制造体系先行区、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集聚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样板区以及协同上海共同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中心。

  苏州将着重在以下三方面奋力书写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一是高点定位,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先手棋”。苏州将进一步丰富拓展合作对接新的实践内涵,努力变“单向辐射”为“双向合作”,充分利用上海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外溢效应,深入推进全面接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形成与上海既配套协同又具自身特色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苏锡常三地特色产业互补共生、重大设施互联共享、绿色生态互促共保的有效途径;抢抓战略机遇,不仅主动接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持续放大太仓、昆山、吴江临沪优势,推动跨区域融合发展,更以局部一体化示范带动更大范围一体化。

  二是交通先行,加快提升城市交通能级。到2020年,苏州要消除长三角省界断头路,并将着力打造大车站、大港口、大通道——积极构建“丰”字形快速铁路网,将苏州打造成为区域高铁客运枢纽、长三角核心区城际铁路网枢纽;整合提升港口资源,争取将太仓港港口支线铁路纳入省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广苏州经验,抓好中新苏嘉产业园建设,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个区域合作重大产业平台做得精致出彩。

  三是聚焦科创,推动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苏州将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系列人才计划,重视培养本土人才,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团队;围绕打造“长三角建设全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示范区”的重要引擎的目标定位,结合苏州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需求,突出科创主题,强化与G60科创走廊城市之间科创资源、人才资源、政策资源的有效对接;突出市场一体,强化市场环境打造,共同推动要素开放流动;突出重大项目合作,支持跨区域重点合作平台、产业合作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

  

  宁波

  共建沪杭甬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

  去年以来,宁波在长三角城市中率先开展战略研究,目前已制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点》,梳理形成100多项重点任务、20多个重大项目,同时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重点城市的对接,与沪签订并推进产业、交通、科技等专项协议。

  宁波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拥有优越的区位条件。下一步将重点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空港、海港、陆港的建设和联通,围绕进入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沪甬“1小时交通圈”,宁波将加快建设沪嘉甬铁路、甬台温高铁、金甬铁路、甬舟铁路、杭甬高速复线等重大线性工程,谋划建设宁波综合交通枢纽,扎实开展沪甬跨海通道、机场四期等前期工作,全面提高现代交通体系的便利性、通达性。

  产业一体化方面,宁波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引领,高起点建设宁波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等重大平台,高效率建设汽车、绿色石化、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共建沪杭甬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实践区。

  宁波将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宁波舟山港由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型,全面增强辐射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能力。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争取浙江自贸区扩权扩区到宁波,全面提升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能级,以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在同城服务一体化方面,宁波已试点开展长三角地区门诊直接结算,上海保交所也将在宁波设立健康保险交易平台。今后,宁波将共同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联动推进全省都市区建设,深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生态环保的跨区合作,努力实现同城、同质、同享。

  

  湖州

  “八聚集八高”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湖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这是湖州市委市政府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统一认识。

  湖州处于长三角地理中心,十三五以来致力推进“接轨沪杭、联通苏皖”,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合作。特别是去年以来,湖州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上海同城化都市圈和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G60科创走廊、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等机遇,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亮点频现。

  今年以来,湖州先后发布了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建设战略规划、加快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和行动计划;紧扣浙江大湾区规划,高起点规划建设湖州南太湖新区,努力打造全国“两山”转化实践示范区;建立了驻沪湖州全球招商中心,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123个、5亿元以上42个;沪苏湖高铁今年开建,商合杭高铁加快建设,申嘉湖高速西延建成通车••••••

  下一步,湖州将紧紧围绕市委“一四六十”工作体系,努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八聚焦八高”:聚焦大湾区绿色智慧走廊,高层次推进区域产业协同配套;聚焦大花园全域美丽标杆,高品质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联保共治;聚焦大通道现代综合枢纽,高标准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聚焦大都市区城际重要板块,高能级推进区域城乡发展融合互促;聚焦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高质量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协同联动;聚焦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建设,高起点推进区域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聚焦居民美好生活水平提升,高普惠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合作共享;聚焦最优营商环境打造,高要求推进区域大市场统一开放。

  

  嘉兴

  “三城一地”接轨上海“桥头堡”

  嘉兴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确立为发展的首位战略,确定了“三城一地”的城市定位,将进一步奋力担起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历史使命,争当一体化发展先锋,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下一步,嘉兴的总体思路是“12410”:“1”就是一个首位战略,即坚定不移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2”就是要扛起“桥头堡”和“门户”两大历史使命;“4”就是“三城一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通过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活力开放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的璀璨明珠;“10”就是聚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高能级产业平台、高能级现代产业体系等“十大抓手”。

  嘉兴的总体目标是,到2021年,以崭新形象迎接建党百年;到2025年,嘉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到2035年,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更加完善。

  嘉兴将突出重点板块引领,加快形成示范区先行示范、中心城区引领带动、G60科创走廊驱动支撑、临沪临杭滨海三带联动推进的“一区一城一廊三带多板块”全域融入的发展格局;突出深化接轨上海,聚焦接轨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协同,聚焦接轨国际化,推进对外开放同步,聚焦接轨现代化治理,推进营商环境同构要突出重大项目带动,谋划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一批重大民生项目、一批生态环保项目,推动一体化落实落深;突出重大改革撬动,在市域管理、规划编制、平台建设、市场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一体化体制机制。

  

  绍兴

  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为服务和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绍兴市委市政府积极构建“融杭联甬接沪”发展格局,坚持“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思路,全力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重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绍兴将聚焦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市体系、城市文化体系、自然生态体系“四个体系”的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更高水平打造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绍兴正深刻重塑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优势,建设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滨海新区、科创大走廊、文创大走廊等战略平台,不断提升绍兴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

  聚焦高品质、高能级、特色化,打造现代城市体系。绍兴正加快推动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速深度接轨上海,推进全市域协同发展、大市区融合发展、主城区古城新城联动发展,优化城市发展体系、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对标一流建设镜湖大城市核心区,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推动绍兴向“镜湖时代”“杭州湾时代”迈进。

  聚焦保护、传承、弘扬,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绍兴以“历史+人文”为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支撑,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传承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保护利用绍兴古城,融入“大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等建设,积极打造阳明心学研究圣地,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聚焦绿色、循环、可持续,优化自然生态体系。绍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锚固稽山为屏、鉴水为脉、通江达海的自然山水本底,持续开展美丽绍兴建设行动,全域推进“大景区”“大花园”建设,打造诗画浙江的美丽样本。

  

  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 打造高质量发展平台

  专访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

  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是市场一体化。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是市场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它主要表现在城市化脚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

  城市化脚步加快,产业转型“提速”,资金、人才、项目等要素加快流动,构建起一个经济活跃的长三角。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了区域间民生、交通、医疗、教育等要素的互联互通。

  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聚集产业、人才、资本、创新等高端资源。杭州积极接轨上海,一方面是呼应顶层设计,比如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区域融合中获得更多有利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中,杭州应该注重“练内功”和“借外力”。

  如何“练内功”?杭州应该积极打造更好更优的营商环境。优质项目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城市发展的创新活力。这就需要各地推动营商环境一体化,尤其是高质量打造发展平台。比如,杭州钱塘新区获批设立,能发挥平台引领的叠加效应,推动杭州进一步走上生态优先、创新引领、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的区域融合发展之路。

  如何“借外力”?杭州应该加快构建起对外联结的“通路”。比如,可以拓展G60科创走廊、沪杭发展轴、杭宁生态经济带等,以小区域一体化带动大融合;可以突出城市旅游、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等优质产业的带动作用;可以与上海探索建立产业飞地等双向嵌入式发展平台,成为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地“小融合”动作频频,这是区域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在浙江,既有“杭绍甬”“甬舟”“湖嘉”等区域一体化的“百花齐放”,又有杭州与湖州、嘉兴、绍兴分别签订共建都市区合作框架协议的有益探索。这种从不同层面、同步推进的区域一体化,能形成“动车组”效应,让浙江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多点发力、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多点开花”的区域合作,恰巧说明浙江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紧密和充满活力,这样就让杭州能挖掘更多城市发展的潜力,也能寻觅更多对外融合的机会。(本站编辑 洪晓霞摘编)

 

责任编辑:钟报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