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17日电(许超) 传播丽水声音、讲好丽水故事、展现丽水形象。16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丽水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在沪拉开帷幕。此次推介会旨在全面展示浙江丽水好山、好水、好风光;好天、好地、好产品,借势全方位深度接轨上海、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展会现场处处彰显着“秀山丽水”。新华网吴恺 摄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浙江省的大花园核心区,更是华东地区的生态屏障。“秀山丽水、天生丽质”,丽水有着深厚的文化、靓丽的颜值,让人“来了就不想走”。在丽水,有可欣赏的“秀山丽水”,有可回味的“诗画田园”,有可体验的“养生福地”,还有可颐享的“长寿之乡”。如今的丽水,更是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加快“红绿”融合发展进程,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全面凝聚创新实践“两山”理念的宏阔发展伟力。
丽水的民间手工艺。新华网吴恺 摄
丽水的民间手工艺。新华网吴恺 摄
丽水的民间手工艺。新华网吴恺 摄
上海与丽水两地山海相连、山海相亲、山海相依,具备相依互利的广阔合作空间。今天的丽水,正以积极有为的姿态,接轨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谋求新发展、赢得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着力建设长三角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高地,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快马”。
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现场高朋满座。新华网吴恺 摄
丽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兴林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丽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一员,9月13日上午车次为G7349的丽水高铁旅游专列从上海首发、9月14日晚丽水主题花车首次亮相2019年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是全面融入长三角的重要举措。“站在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重要历史关口,长三角一体化给丽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委提出‘全省域全方位接轨上海’,我们不能当旁观者,更不能当局外人,全市域全方位问大上海借力,丽水有决心!”杜兴林还透露,9月20日,丽水将在上海携程丽水旅游主题店授牌设立丽水(上海)旅游推广中心。
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得到广泛关注。新华网吴恺 摄
8月26日,丽水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实施《丽水市全方位深度接轨上海 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主动响应、借势登高,彰显特色、差异发展,突出生态、互补双赢,交通先行、注重实效四个基本原则,制定了6项重点行动、10项重大载体、100项工作清单,从生态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产业集聚攀高、科技创新承接、开放对接市场、公共服务异地同城等六个方面,接轨上海、问海借力、发展丽水,力争到2025年实现打造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先行区、长三角大花园核心区、世界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工业创新发展高地和长三角生态安全农产品供应地“两区三地”的建设目标。
丰富的民俗表演点亮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新华网吴恺 摄
近年来,丽水主动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农文旅产业更是深度对接,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频繁,丽水已然是上海的大花园、大果园、大菜园、大乐园、大创业园。杜兴林强调,“一体化融入是个渐进、递进、加速的过程,需要点线面、需要短中长、需要政企民、需要时度效,我们不苛求一蹴而就,更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全市域全方位问大上海借力,丽水有恒心。”
此外,在推介会上,丽水围绕文化旅游、“丽水山耕”、生态工业招商等方面工作进行推介,并现场签订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制造业等相关领域的15个合作项目。
丽水作为水和空气质量均列前十的城市,秉承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土壤、好耕作传统,孕育了丽水特有的好产品。据悉,丽水创立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的地级市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是“浙江制造”中的农字号代表,并已然是优质、健康、生态农产品的代名词。同时,丽水率先在全国实施农药化肥准入制度,预计到2020年,“丽水山耕”农产品的农药化肥使用规范与欧盟接轨,实现从田园到餐桌全程可追溯。推介会上,庆元香菇、龙泉灵芝、云和雪梨、景宁惠明茶、青田稻鱼米、处州白莲、遂昌菊米、缙云黄茶、缙云烧饼、松阳香茶等一系列“丽水山耕”精品产品和地标产品也齐集亮相。
杜兴林表示,丽水将聚焦上海大都市的消费新需求,继续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顶格的生态标准,坚定不移地做好“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丽水山景”乡村旅游、“丽水山居”田园民宿“三山”文章,确保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景致持续领“鲜”,努力把丽水打造成为上海市民体验特色风情的理想之所、感受自然魅力的绝好之处、享受生态精品的首选之地。
“问海借力 沪丽共赢”浙江•丽水(上海)周推介会正式启动。新华网吴恺 摄
百川东入海,沪丽一家亲。未来,丽水将以实现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联、人才互通、产业互补为重点,全领域全方位接轨上海、高质量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让上海丽水两地在相融相合中相亲相促。同时,更加精准定位丽水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的发展方位,着力加快产业、文旅、人才、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度对接,深化县(市、区)“一对一”合作结对,不断完善与上海的“飞地”双向互飞机制,进一步推动两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责任编辑:焦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