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9日讯“杭州要不要制造业?”
“制造业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仍然是杭州经济的顶梁柱。制造业发展得好,杭州经济就会根深叶茂;制造业不景气,杭州经济就会步履艰难。”
近日,一场杭州市委、市政府四套班子参加的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上,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杭州要补齐制造业短板。
头顶“数字经济第一城”光环的杭州,为何在此时重提制造、重视制造?对于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的中心城市而言,发展制造业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杭州的思考与领悟。
杭州娃哈哈码垛机器人。
尴尬
制造业增速放缓成杭州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短板
看着8英寸大硅片从生产线上鱼贯而出,杭州一家半导体公司负责人的心踏实了。再过几个月,12英寸的大硅片也将进入量产阶段,一切渐入佳境。
回想起数年前,为了项目落地,他和团队几乎访遍杭州各个县(市、区)。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内,这个制造项目在杭州无处可落。
硅片的窘境,映射出杭州制造业面临的尴尬。在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杭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曾无奈感慨:制造业项目在杭州很难落地。
那么,杭州市的制造业发展现状究竟如何?“新制造业计划”动员大会上,杭州市委负责人用一组组数据,立体展现了当下杭州制造业的方位和处境。
标兵渐远,追兵赶超。2018年,杭州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405亿元,仅为深圳的37%、广州的55%。2010年,杭州市工业增加值比成都、武汉高出500亿元左右。到2018年,这一数据已比成都、武汉分别少了1500亿元和900亿元左右,8年时间被赶超了2000亿元和1400亿元,杭州市生产总值也随之被两地赶超。紧随其后的南京,2010年时生产总值与杭州相差近1000亿元,而去年仅相差不到700亿元,靠的正是工业增加值的赶超,其工业增加值从与杭州相差500亿元,已追赶到仅相差100亿元。
2019年6月19日,年产150万吨乙烯三机用汽轮机在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试车成功。该工业汽轮机机组最大功率可达9万千瓦。记者 钱璐斌 彭鹏 摄
总量不足,增速放缓。“制造业增速放缓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的最大短板。”杭州市委负责人在大会上直言不讳。数据显示,最近5年,杭州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9%、5.4%、5.6%、7.0%和6.3%,除2014年外均低于生产总值增速。2018年全市制造业36个门类中,14个出现负增长。今年以来,杭州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有4个月跌破“荣枯线”。
投资下滑,后劲乏力。杭州市的工业投资规模从2014年的913亿元减少到2018年的566亿元,投资增速从2014年增长0.3%转为2018年下降11.3%,今年上半年继续下降9.5%。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18.4%一路缩小到9.6%。近5年全市计划总投资规模超50亿元的工业项目仅5个,相比于武汉、南京等动辄数百亿的工业大项目,规模差距较大。
资源供给,明显不足。近10年来,杭州主城区公开出让住宅用地21566亩,出让工业用地仅8478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特别是近3年,杭州市住宅用地出让6175亩,而工业用地出让仅为1455亩,不到前者的1/4。
“忆往昔,杭州的轻工业曾是那么兴旺,空调厂、电扇厂、自行车厂、电表厂、杭丝联、浙麻、杭一棉、杭二棉、新华造纸厂、杭州食品厂等轻工业各门类工厂几乎都有,而且业绩都不凡,在全国亦小有名气,但这些年几乎都看不到、听不到了。”大会现场,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在发言中不无感伤地回忆。
昔日,制造业在杭州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如今,制造业成为制约杭州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企业家感伤的背后,是更多人的困惑与纠结:杭州要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杭州还要不要发展制造业?制造业资产重、回报慢,还有环保、土地等各种限制,像杭州这样的中心城市如果还把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会不会阻碍杭州的发展?
庆幸的是,杭州及时捕捉到了这些发展中的困惑,并予以强有力的回应——动员大会当天,杭州发布了“新制造业计划”,表明态度:即使到了后工业化阶段和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仍然要继续发展,服务业和数字经济比重上升是随着制造业发展而自然演进的,不是因为制造业衰退而造成的。
“杭州作为一座千万级人口的特大城市,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决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牢牢抓在手上,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杭州市委负责人明确表示。
决心
让制造业企业在杭州有舞台、有地位、有奔头
一旦制造业出现衰退,其他所有产业都将难以持续,这是经济发展的铁律。看清了这一点,坚决打赢制造业的翻身仗,这一次,杭州真的下了决心。
当前,杭州市制定的《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制造业计划”),已完成公开意见征求,将在广泛吸纳市民和企业家意见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发布。
“新制造业计划”对涉及支持制造业的27个产业政策文件进行了系统梳理、优化整合,既吸收了已有政策中含金量较高的条款,又对部分实施效果好的条款作了加强,让政策更聚焦、更精准、更有力。同时,对以往政策涉及的86个专项资金进行全面整合,每年将安排50亿元用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传化可视化智能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传化集团供图
其中,瞄准制造业企业土地供应不足的现实,杭州“新制造业计划”中强化了土地保障。土地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这些年来,杭州许多制造业企业和项目之所以外流,一个重要原因是拿不到土地、找不到空间。在这次大会上杭州市提出,每年新出让的工业用地占年度出让土地的比例不低于30%,每年盘活的低效用地优先支持制造业发展。同时,更要控制工业地价,按照不高于长三角同类城市标准实行动态管控,尽可能降低制造业企业用地成本。
同时,鼓励制造业企业走创新驱动之路,“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本级财政分别给予1亿元和1500万元资助。”此外,还有诸如人才、金融等多方面的实招、硬招。
为了与制造企业心连心,此次杭州市还从各部门选派出得力之人作为“政府事务代表”,直接对接企业、服务企业。
“2002年,‘工业立市’让我对杭州满怀期望;2019年,‘新制造业计划’再次令这座独一无二的城市绽放明日之光。”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满怀感情地说。
再提制造,重新燃起的不仅仅是经济观察者的希望,更是给杭州的制造业企业家们吃下定心丸。
制造业企业是坚守制造的核心,让制造业企业在杭州有舞台、有地位、有奔头,杭州制造业才有劲头。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深感振奋:“制造业不仅是城市的基础,更是经济的脊梁,杭州提出打造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是积极的、正确的发展路径。” 他还说,“杭州发布‘新制造业计划’,让我们有更强信心修炼内功,继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巨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仇建平则表示,制造业是国家强大的根本;制造业强大,国家才能强大。“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制造业,提出了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战略,近期又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给我们制造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和鼓舞。”
同样大受鼓舞的宗庆后甚至振臂高呼:“让我们杭州的企业有钱的出钱,有技术的出技术,实现专业化协作,发展1~2个高新技术的核心产业,为杭州的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为自己的家乡发展作出新贡献!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名副其实的杭州人!”
考验
地方政府对发展制造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
“发展传统制造业很寂寞,这些年很多企业纷纷转型热门行业,赚快钱,我们坚持下来了,做好了主业。”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蒋毅,说出了很多制造企业的心声。
“板凳需坐十年冷”,这是制造业企业的真实写照。因此,对发展制造业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是地方政府必做的一道选择题。
梳理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有学者曾发现,发达国家二产比重一般在较高水平上保持20年以上,浙江二产比重在50%的高水平保持了19年。或许因为所处发展时代不同,有后发优势的因素,但是打牢制造业基础这个过程不可轻松逾越,是不争的事实。
大家熟知的新加坡,除了旅游业发达,它的制造业实力也不容小觑。尽管地域小,发展制造业看似先天不足,但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发展制造业。久久为功,如今的新加坡,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5%,并形成了电子、化工、生物医疗等几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如世界上10%的芯片在新加坡组装或测试,世界排名前十的药物中60%在新加坡生产。因为制造业的厚实基础,使新加坡迎头赶上,迅速崛起。
事实证明,往往制造业根基深厚,增长后劲更足,抵御风险能力也更强。而国家、区域、城市之间,实力比拼的关键就在于制造业。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当今世界,无论是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还是英国的“现代工业战略”、日本的“再兴战略”,发达国家都把制造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各大城市也纷纷加大制造业发展力度,开展前瞻性布局,争夺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
“现在导向转变了,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实体经济,实施意见中很多政策,跟我们的发展吻合,比如质量奖、税收、人才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能获得。”蒋毅说。
对于杭州而言,要发展制造业毋庸置疑。不过,在当前的发展基点上,杭州要发展怎样的制造业,这个答题必须得答好。
杭州的答案是:“新制造业计划”,要推进制造业全面优化升级,实现新旧融合、动能接续;是实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两个引擎一起转”,为杭州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支撑。
选对了方向,踏稳了步伐,制造业没有过时,而且永远不会过时。我们期待,已经插上数字经济翅膀的杭州,会有一副更过硬的制造业“身板”。
责任编辑:焦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