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月2日电(记者俞菀)浙江农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郑豪男万万没想到,2020年的第一份新年礼物,居然是学校颁发的6万多元本科生“创新素质奖励金”。
据悉,本科期间郑豪男一直在老师指导下专注创新,先后获得“毒害试剂泄露检测方法”等4项发明专利,开发的多个软件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在SCI期刊和一级期刊先后发表了4篇高水平论文,还多次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奖。而这些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成果,都属于该校本科生创新奖励的范围。
和郑豪男一样,2019年度该校共有1152名学生因为在各类创新中取得的成果,获得总额超过143万元的奖励。创新种类包括: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并获得成果等。
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沈月琴说,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在推进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学科专业一体化等举措的同时,全年设立各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活动经费。如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创业项目可获得1500元至5万元不等的经费资助;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或者创业取得成果,单件可以获得500元到1万元的奖励;学生还可以凭创新创业成果获得学分奖励、替代毕业论文等。
能获得重奖固然高兴,但更多学生看重的是学校氛围带来的观念改变。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的大四学生陈月婷,凭借本科期间撰写的科研论文获得了学校的奖励金,还用这篇文章替代了毕业论文。“大家感触最深的,是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树立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陈月婷说。
“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重要的能力之一,学生取得高层次创新成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处长郭建忠说。
责任编辑:文佳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