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上海和浙江都提出建设金融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2020-01-23 09:33:46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1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石潇俊)近日,上海市发布了《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25条工作举措。

在长三角地区,浙江于去年也发布过一份金融中心的建设方案。2019年6月,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印发《浙江省新兴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把全省打造成为新兴金融中心。

仔细对比不难发现,两地金融发展的模式不同,在建设目标和路径选择上也有所差别。具体来看,上海的规划瞄准目标是金融全要素的提升,而浙江侧重于培育区域特色金融,两地和而不同,优势互补。

上海.jpg

图据新华网

上海:发挥全要素优势,全面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1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上海将建成包括金融科技中心在内的“六大中心”,并将以金融科技为新动力加快形成支撑有力的创新体系。

自1992年首次提出后,近年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不断加码,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钻石、保险等金融要素逐渐丰富,构成了完整的金融生态圈。

截至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数量超过1600家,占全国持牌金融机构总数约三成。正如上海市长应勇在2019年4月10日向来沪调研的中央媒体采访团介绍时表示,上海已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从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也可以看到,25条具体举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金融要素,从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应用水平、促进产业集聚、监管创新试点、营造一流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将积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深入研发,积极支持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积极争取国家级金融科技重大项目在沪落地。

如何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上海的答案是不断优化各类支付结算服务,着力推动智慧银行建设,大力发展智能投资管理服务,深入推进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利用科技创新进一步丰富金融供给,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为了全要素促进金融科技产业集聚,上海将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在沪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研发中心、开放式创新平台,培养引进金融科技高端人才,加快形成金融科技企业集群。

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全力推进金融科技监管创新试点,包括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监管创新,支持人民银行在上海组织开展提高支付结算监管能力的试点;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监管信息共享;在上海设立中国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库;建立健全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等。

浙江 视觉中国.jpg

图据新华网

浙江:突出特色金融,从金融港湾到新兴金融中心跨越

浙江的《行动方案》提出,要打造集金融科技、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产业、移动支付等于一体的新兴金融中心,加快形成以“一湾、一城、一省、多区”为框架的建设格局。

早在2016年12月,浙江就曾发布《钱塘江金融港湾发展规划》。两年时间过去,浙江构筑科技金融高地的产业格局得到了重新定义,不再仅限于钱塘江两岸,亦或是杭州范围,而是延伸到多个地市,辐射整个浙江。

与上海的《实施方案》相比,浙江的《行动方案》突出区域特色金融,特别提到要以金融特色小镇、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等为主要集聚平台,引进和培育优质私募基金和并购金融要素机构,同时依托钱江金融大数据创新基地和钱江新金融众创空间,集聚创新培育一批以数据、技术、服务为内容的金融大数据创新企业和平台。

在浙江建设新兴金融中心的整体格局中,位于杭州的钱塘江金融港湾处在核心地位。背靠上海金融中心,作为刚刚接棒起跑的金融产业新高地,杭州又该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

杭州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王越剑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的定位,就是财富管理中心和新金融创业中心,这两个中心是我们杭州区域金融中心特质和独特定位。

而在关键技术攻坚方面,浙江和上海的做法异曲同工,都是围绕金融创新需求,深化基础技术研发攻关,由点及面进行技术突破。上海依托“两城、一带、一港”,即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杨浦滨江、北外滩、外滩金融集聚带,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杭州则重点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

浙江的《行动方案》与上海的《实施方案》最大不同,在于“以温州金改、台州小微金改、丽水农村金改等区域金融改革为重要抓手,推进全省普惠金融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持续推进保险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规范发展。”

这也是浙江新兴金融中心辐射全省的重头戏——深入推进多区域金改。如果把浙江省内的金融改革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不难发现,改革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每一次改革均是围绕地方经济的产业特色而展开,充分发挥地方特色金融服务地方特色经济的巨大作用。

责任编辑:焦峰华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