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0-05-26 16:22:50 来源:新华网

今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决胜之年。对于广大贫困户而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扶贫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江苏各级人社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突出重点、搭建平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与陕西省、青海省、贵州省人社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把强化劳务协作摆上了就业扶贫的重要和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双方资源禀赋,2018-2019年新增转移输出13228名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来江苏就业,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并获得人社部的肯定。

建立有效协作机制

一是建立项目推进制度。突出扶贫工作导向,率先签订省市县三级《劳务协作协议》,创新签订《苏陕订单式就业培训合作协议》,由省级制定总体规划、市级负责组织实施、县区开展精准对接,通过制度化安排、项目化管理、长效化推进,确保实现协作平台广泛对接、岗位信息实时对接、技能培训深度对接、就业服务精准对接。

二是建立交流互访制度。多次召开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现场推进会,与对口帮扶省份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劳务交流机构、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定期开展双向业务交流。建立人才交流合作培训长效机制,先后在江苏南京、连云港和陕西延安举办系统干部主题培训班,积极搭建全方位合作平台,近两年全省人社系统组织交流互访共计466次。

三是建立考核督查制度。将开展劳务协作列入省委、省政府东西部扶贫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逐月统计、按季通报、定期督查、年终考核,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及问题,做到跨省横向同频共振、省内纵向步调一致,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确保劳务协作项目的有效落实。

帮扶实现稳定就业

一是引导异地输出。建立跨区域劳动力供求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密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定向推送江苏岗位信息,向对口帮扶地区定向推送江苏岗位信息共计57.29万个。为赴苏务工人员提供均等化就业服务,落实普惠性就业政策。依托全国贫困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跟踪开展精准就业帮扶。

二是支持返乡创业。聚焦对口帮扶地区劳动力创业需求,举办创业培训班,将江苏先进的创业理念、创业课程、创业方法进行细致灌输,提升返乡创业本领。组织优秀创业导师赴对口地区开展示范教学,在西宁、海东等地创新组织开展“创业大讲堂——江苏创业专家青海行”活动,近两年共计开展创业培训5222人。

三是打造合作品牌。紧紧抓住春节前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高峰期”和“黄金期”,会同对口帮扶地区共同开展以“促进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聚焦陕西深度贫困地区,扩大结对帮扶范围,创新开展“就业创业基层行”活动,全方位、近距离宣传江苏的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就业服务,扩大跨省转移就业规模。

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帮助江苏用人单位和技工院校与陕西等地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签订校企培训合作协议76份、校校培养合作协议21份,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联合办学等有效形式,提供业务指导、师资培养、教学设施等支援,近两年共计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2.94万人。

二是打造院校招生平台。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和“两后生”1235人就读江苏技工院校,给予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帮助他们接受正规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是畅通网络招聘平台。指导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网络招聘平台,专门开发远程面试和技能操作演示系统,通过信息化传输手段,实现了求职招聘的远距离无缝匹配,提增供需对接实效。

应对疫情助力返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苏省人社厅坚决贯彻中央“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省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工作会议精神,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依托劳务协作机制,精准掌握陕西、青海西宁和海东、贵州铜仁等对口帮扶地区在苏务工人员就业信息,定向推送江苏企业复工和岗位需求情况,畅通供需对接渠道,着重应对解决对口帮扶地区务工人员赴苏返岗路途较远、疫情防控期间交通不畅等现实困难,牵头会同公安、交通、卫健、铁路等部门提供“点对点”运输保障,面向对口帮扶地区开通专机10班、专列11趟、专车210辆,为全省1267户企业成规模直达送工8384人,其中陕西6148人、青海西宁和海东60人、贵州2176人。今年以来已新增转移输出5329名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来苏就业。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