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核心素养导向下对农村中学学生家规家训教学之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0:50:4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作者:越城区东湖中学谢卫清

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是每个家庭教育智慧的深刻体现。传承好家风,养成好习惯,是立德树人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对外地民工子女较为集中的农村中学,加强对学生的家规家训等核心素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引导学生立志立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逐步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

一、家规家训对中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家规、家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传统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方式。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他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他告诉我们“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作为老师,尤其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人格修养方面的培养。如果缺失这方面的培养,往往会造成学生缺少对生命的认知和梦想的能力。优良的家规家训就是我们人格修养重要源泉,已经成为人生发展最重要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针对农村中学外来民工子女较多的实情,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将传承发扬家规家训作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解决农村学生成长的迷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缺少良好家规家训的一些具体表现

外来民工子女较多的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小时候成长主要以祖父母教育为主,缺乏优良家规家训熏陶,这对学生立志、学习兴趣等方面影响较大。

1、叛逆心理严重有些家庭其祖辈没有良好的家规家训,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低,与孩子沟通缺少有效载体,总以专制家长的传统思想管教孩子为主。随着学生见识增长、知识积累,容易与其父母产生思想矛盾,引发学生叛逆心理。

2、是非判断能力弱。由于从小缺少家庭传统美德的教育引导,一些学生对是非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受外界因素冲击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产生盲目攀比。

3、学习主动性不够。引导孩子树立人生志向是家规家训一个重要方面,外地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相对比较欠缺,王阳明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不明,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要重视家规家训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学生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每一位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做好家庭与学校的桥梁作用,把家规家训融入日常教学管理,让学生如沐春风,让教书育人更加行稳致远。

1、要精心选择家规家训教学重点。家规家训内容比较广泛,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家规家训,为了能让学生信服,又便于学生接受,要围绕清正明志、明事知礼、劝学劝善、勤俭持家等家庭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结合绍兴本土实际,可以选择古越大地一些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规家训作为教育内容,如大禹“治水精神”、陆游“清白文化”、刘宗周“慎独诚意”、鲁迅“立人为本”等优秀家规家训,用这些家喻户晓的典型事例感召学生内心心灵。

2、要精心设计家规家训教学载体。中学时期各学科教学任务比较重,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运用班队活动,结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精心设计一些家训家规教学主题。如在节假日期间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问题,可以以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歌作为班会主题,让学生明白在中学这个黄金时段要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学以致用,善于实践,这样才能长大能够立足于社会。

3、要精心寻找家规家训话题。对于中学生来说,行为思想是很容易受到他人影响,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要适时寻找家规家训话题开展谈心谈话。当前,有少数中学生因不慎交友,误入岐途。王阳明曾说“朋友居五伦之内,一生学业要他帮助教导,异日儿女成行尊为父执,此之谓取善辅仁的朋友。若同恶相济,朋比为奸”。 王阳明提出要慎交友,人的一生,在学业上需要朋友的帮助教导,要交能吸取长处培养自己仁德的好友,要交有情谊之人。利用历史名人的家规家训,告诫学生不要交重富贵轻贫贱的朋友,若交友不慎,日后必将后悔。

4、要精心融合家规家训于学科教学。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综合协调的优势,及时将学生阶段性思想动态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动与语文、思想品德等任课老师沟通,巧妙地将家规家训的寓义融入教学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如养成勤俭节约问题。我们可以用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事例,周恩来总理饮食清淡,每餐一荤一素,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通过这样的事例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人的品格力量来自每餐一荤一素,来自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处世惟敦厚,持家素俭廉。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