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开启世界级湖区的畅想

发布时间:2020-07-20 16:47:46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7月20日讯(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张文燕 宋依依)“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这是人们对沪苏浙交界的长三角腹心地带诗意的回望。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这片人文荟萃之地,正在开启新的畅想。

7月18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公示结束,记者从执委会方面获知,接下来“总体规划”将按程序要求由两区一县联合审议报批。“总体规划”中,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组成的一体化示范区,描摹了“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发展愿景。7月上旬,沪苏浙三地政府出台了22条具体政策措施,支持示范区一体化发展。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示范区,在这片热土上,关于“水”的世界级设想、“城”的超常规划、“产业”的转型抉择,已经全面开启。

一个关于水的世界级设想

示范区是名副其实的滨水湖区。密布的河网水系勾连起沪苏浙三地,在示范区总规划定的241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水域占比超过20%,其中面积超过50公顷的湖荡就有76个。

历史上,示范区内以淀山湖为中心的水网系统,孕育了繁荣的江南市镇。朱家角、金泽、练塘、黎里、同里、西塘均为响当当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错落分布,依河而建的古镇,地缘相邻、人文相亲,小桥流水里透着浓浓的江南韵味。

而在蓝图擘画者心中,这片生态基底良好,人文底蕴独特,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带的区域,是一块极富潜力的“世界级料子”。

“江南水乡,湖荡密布、古镇错落,怎么来推动建设与发展?大家做了反复的专题研究。”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说,希望以生态绿色为底色,在保护江南水乡的基础上,植入生态友好型产业。

示范区的现有“底子”,要转化为设想中“生态城市”的样子。打造“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设想,应运而生。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风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空间规划工作组副组长熊健,用5个“共”具体描绘了这一美好愿景。

如果觉得这5个“共”抽象了些,放眼全球感受或许就会变真切一些:美国硅谷圣克拉拉风景优美的产业园区,荷兰兰斯塔德环抱“生态绿心”的多中心城镇群,瑞士日内瓦湖区依托好风景引来科研院所、医药产业……在这些大名鼎鼎、曾经给规划编制人员带来无数灵感的湖区城镇中,可以看到未来示范区的影子。

嘉善的祥符荡,已经透露着一点“国际范儿”。记者半年没到祥符荡,几乎快认不出来了。湖畔低密度的建筑群,掩映在天光云影之中;湖区道路修整一新,变成了宽敞的四车道;走近湖边,水流清澈,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祥符荡属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该区域包括了金泽、朱家角、西塘、姚庄、黎里5个镇约660平方公里的区域。先行启动区要率先建设、引领示范,对各地的干部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先行启动区(嘉善)建设领导小组专职常务副主任何剑源常常对着图纸揣摩,他的案头放着一批未来感十足的国外滨水城镇建设案例。

祥符荡的“国际范儿”,来自千湖之国芬兰埃斯波市的建设经验。埃斯波的自然禀赋与示范区相似。通过高校引领的圈层布局、研发主导的科技集群、生态滨水的生活服务,埃斯波成为了诺基亚、通力等知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被认为是欧洲居住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

河与湖,是示范区的血脉。为了守牢这一生态空间,示范区统一河道湖荡蓝线空间管控标准,划定蓝线管控范围,构建多层级蓝线管控体系,重点划定了蓝线管控河10条、湖荡76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水域保护等需求,此次示范区总规,还新增了规划协调区。紧邻示范区的虹桥主城片区除青浦区以外区域、嘉兴市嵌入示范区范围内的王江泾、油车港镇以及昆山市毗邻淀山湖的锦溪、周庄、淀山湖镇等三个区域,作为规划协调区(约486平方公里)予以纳入。

“若不加协调区,淀山湖有部分水域属于昆山等地管辖。加上协调区后,从水域治理管理上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刘迪说。

“产业与自然共生,自然为人才提供创意之源。这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建设理念,值得学习和借鉴。”何剑源说,示范区总规的世界眼光,拓展了三地的视野,打破了拘泥于一区一县的区域发展认知格局。

通过汲取全球湖区建设的经验,示范区“以水为脉”,在两省一市交界处,合力打造“江南庭院、水乡客厅”。其中,先行启动区发挥各自优势,沿湖、沿河谋划打造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祥符荡创新中心等三示范片区。

“未来的竞争是城市群的竞争,未来示范区将率先代表长三角城市群,参与全球城市群的竞争与合作。”在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胡庆钢看来,示范区的区位特点和发展阶段,决定了它必须对标这些全球标杆,冲刺“世界级”。

一场关于城的超常规划

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管三地。示范区建设,把包括嘉善在内的“两区一县”,放入到了全新的坐标系中,以国际标准,对标全球区域经济发展标杆。对三地来说,这既是一次价值重估,也是对发展格局的一次重构。

“总体规划将重塑嘉善,这是机遇,更是巨大的挑战。”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盛维忠说,过去在县域规划中,往往以镇街为单元编制,“现在要打破界线,按示范区总规,把嘉善当作一个‘城’,重新调整生态空间、产业空间。”

这是一场关于“城”的超常规划。过去,每个乡镇都会规划一些工业区,留出一定的建设用地土地,用以自主发展。与传统的以乡镇为单元的规划布局思路完全不同,现在,嘉善以全县一“城”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总体分片布局,让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向高能级平台集聚。

县里结合示范区总规,提出了“一城一谷三区”的布局思路。一城包括嘉善未来新城,一谷为北部的祥符荡科创绿谷,东区是临沪高能级智慧产业新区,西区是长三角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南区为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发展空间突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一开始镇里的有些干部还不理解。”盛维忠说,但从大格局来看,平台招引的是大产业、大项目,带动的是整个县域乃至示范区的发展。

为了配合县域空间的系统性重塑,嘉善启动了全域土地整治工作,通过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土地利用率,腾出发展新空间。据悉,今年嘉善将确保完成6万亩土地整治、5000户农房集聚、80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任务。

先行启动区的西塘镇,与江苏、上海接壤,过去是浙江的边缘地带。如今,这里是一体化发展的最前沿。这对西塘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今年5月,嘉善提前成立了工作专班,实体化运作,推进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建设。

这几天,县里在此推进的“北部湖荡综合整治”项目,暂时停下了脚步。该工程是此前当地推进河湖生态治理的重点工程,但如今与规划要求相比,标准已经有点偏低。“原来的堤坝建设,主要是以满足防洪要求为主,现在则还要兼顾到生态性和美观性。”西塘镇副镇长张振伟说,工程需要重新进行调整报批,建设生态堤坝。

在青浦和吴江,空间的腾挪重塑、产业的调整布局也在稳步推进之中。一直以来,青浦区存在着东强西弱、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示范区总体规划,对与苏浙接壤的青西加大了布局的力度。目前,华为研究院等大项目纷纷落地青西金泽,青浦“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也将变得更均衡。

制造业发达的吴江区,土地资源受限严重。为更好推进示范区建设,当地通过优化土地结构、腾退低效用地,盘活闲置用地,已累计腾出土地2万亩,有效缓解了全区土地资源瓶颈约束。

“对土地进行腾退,政府回购成本加上‘净地’上市的基础性成本,远大于土地出让金收益。如果算眼前的小账,肯定赔本。”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曹月见说,今天的空间就是明天的红利,不算小账的背后,算的是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大账。

一次关于业的转型抉择

在示范区这片沃土上,总体规划提出了一个颇具雄心的目标: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

从产业角度来看,青嘉吴三地各有所长,具备较好的基础。比如,青浦的精密机械、商贸物流,吴江的丝绸纺织、光电通信、电梯设备,嘉善的电子信息等都形成了专业化的集群。

但三地也面临着模式传统、用地粗放、污染困扰等瓶颈问题,要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示范区必须要做出转型升级的抉择。

“总体规划明确,要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新发展方式。”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示范区定下了量化目标,到2025年单位建设用地地均产值要从现在的4亿元/平方公里,提升到8亿元/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5年要提升70%。

在不增加开发强度的前提下,目标如何实现?一方面要加快产业优化布局,另一方面要培育新经济。张忠伟介绍,示范区将通过两张清单——接轨国际标准与技术前沿的“正面清单”和倒逼传统产能退出与升级的“负面清单”,来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链。

与祥符荡科创绿谷一脉相连,青浦金泽镇的华为研发中心,正在建设施工之中。在吴江汾湖畔,以华为为目标客户的半导体公司英诺赛科厂房已经结顶,即将进入量产阶段。从研发设计到规模量产,一条串起河湖水荡的“蓝色珠链”,同时正孕育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示范区要构建更大范围的区域一体化产业创新链,凭借优美风光、人文底蕴、特色产业,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胡庆钢说,示范区要实现“有好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

如果去示范区实地走一走,翻一翻施工图,就会发现,不管是青浦的华为研发中心还是嘉善的祥符荡科创绿谷,除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还有“小尺度、低密度、中高度”的建筑群,对创新创业人才来说,这是理想的创业地。

目前,祥符荡科创绿谷已吸引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院所意向入驻,引进配套基金管理公司44家,资金总规模约22.8亿元。

规划人员从大量的案例分析中发现,新经济青睐的地方,往往符合这几个条件:交通便利、有河湖风景、办公区域建筑中密度,和大自然能亲密地接触。

为了引得进、留得住人才,总体规划还在公共服务上做了保障。比如,在综合交通上,规划中提到要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统筹构建示范区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打通省界断头路。未来从示范区出发有望45分钟可到达上海虹桥枢纽,90分钟可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同时,示范区还将布局3所双一流高校、5处三甲医院,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国际水上运动中心。

“我们畅想生态绿色应该成为示范区的底色,创新经济应该成为亮色,古镇文化是彩色,色彩斑斓、绚丽多彩。希望经过若干年的群策群力,实现这一目标。”马春雷说。

责任编辑:文佳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